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釋尊在《佛譬喻經》中,以一段有名的譬喻,開示「人生究竟是什麼?」這譬喻是這樣的:


        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無盡廣闊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蹣跚地趕著路。突然,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疑惑思考時,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看到這隻老虎,旅人頓時瞭解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顯然是迷失了道路,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在毫無辦法之中,幸好發現斷崖上有一棵松樹,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旅人便毫不猶豫,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可謂九死一生。
        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居然被逃離,可以想像牠是如何懊惱地在崖上狂吼著。
        好感謝啊!幸虧這藤蔓的庇蔭,終於救了寶貴一命。旅人暫時安心了,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不禁「啊」了一聲,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怒浪澎湃著,而且在那波浪間還有三條毒龍,正張開大口等待著他的墮落,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
        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隻白色和黑色的老鼠,正在啃齧著藤蔓。旅人拼命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而且每次搖動藤蔓,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這是枝上蜜蜂巢所滴下的蜂蜜。由於蜂蜜太甜了,旅人竟完全忘記自己正處於危險萬分的死怖境地,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奪。

        釋尊開示這愚癡的旅人之相,便是所有人類的「人生之實相」。那麼釋尊這段譬喻是意味著什麼呢?
        釋尊「無常之老虎」的法語,是在開示你的人生真實之相。

1.孤獨的心靈
        旅人:這旅人即是指你自己。
        荒野: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你無盡寂寞的人生。你從生下來時,就成為這旅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既是旅人,應知目的地。如今你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人間來呢? 如若不知,豈不就和這愚癡的旅人一樣了。
       
秋天的黃昏: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何故你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為你是孤獨一人旅行之故。雖說有親屬、家族、朋友,但並沒有可以互相傾吐心中一切,互相理解的心靈之友。即使是夫婦,終此一生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這心靈的孤獨。難道你未曾有過孤獨的感傷嗎?
        白骨:路邊的白骨是你人生旅途中,家族、親屬、朋友等的死亡。你活到現在,應該看到很多白骨,那時你有何想法?有何感觸?你可曾注意到緊逼而來的「無常之虎」呢?
        老虎:饑餓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你自己的死亡。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故你非死不可。
        對人類而言,死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尊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現在這無常之虎猛然向你逼來,但由於你以為這是非常恐怖的事實,所以平時不想去思考它。而且如果你因為佛教的正視死亡、談論死亡,而感到陰森森,並且厭惡的話,你就對佛教完全誤解了。平生雖然忘記死、逃避死,但死必然會來到,這種心態並不能解決死的問題。唯有與死正面對決,而獲得解決,才能得到絕對的幸福。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
        作為旅人的你,本能地想從死逃開,一有病就到醫院,或以藥物來跟死亡搏鬥,但仍然是逃不掉的界限。

2.無力的松樹
        松樹:接著你攀上崖頂的松樹,松樹是指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等等。這些東西即使你擁有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無力的。像歷史上有輝煌成就的秦始皇、漢高祖,臨終時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猶如夢中之夢」而寂寞地死去。
        眼前的你能握著金銀、財產、名譽、地位等含笑地迎接死亡嗎?瀕臨死亡時,一物也帶不走,因此想要笑笑地面對死亡是不可能的。

3.人生是夢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還不會!還不會!我還不會死」的那種以為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壽命可依恃,但即使認為「還有十年、還有二十年可活著」,但你認為到底人壽幾何?想想看便知:已過去的十年二十年,也不過是「啊」的一聲之間,便如夢如幻般地消逝了。你從今以後的十年二十年,也同樣是「啊」的一聲之間便會過去。  

        老鼠:不斷咬齧著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白天的白老鼠和晚上的黑老鼠,互相在縮短你的壽命。所謂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即使過年、節日、假日也都一刻不休地在齧著你的生命。因此最後藤蔓必定被齧斷,這便是「死」。
4.後生大事
人生誰都是過客  相守百年也是夢   世上萬般帶不去   一雙空手見閻羅
        作為旅人的你,此時唯有墮入不知其底的毒龍深海裡。而且你的死後,必定產生「後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獄」。墮入此地獄,必須承受「八萬劫中大苦惱」,這一件事情便稱為──「後生大事」。
        一墮地獄八萬劫    再得人身復幾時
        毒龍:產生地獄之苦的是這三條毒龍,這三條毒龍即指你心中的貪欲、瞋怒、愚癡之可怕的心。
        由於「貪欲」之故,不知累積了多少殺,盜,淫,妄的惡業。
        由於「瞋怒」之故,在心中不知累積了多少對朋友、他人「願他快死」等的心殺之罪。
        由於「愚癡」之故,不知累積了多少對自己不幸的憤怨,對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的因果法則是一點也不會差錯的。由自己所不斷造作的罪惡所生出的地獄,最後還是由自己墮入。
        教你解決此後生大事的便是佛教。但作為旅人的你,忘記了逼在足下的後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奪。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財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一天之中,你不斷所想的,繼續所求的,無非是為了這五欲的滿足。
        然而不斷地舔著蜂蜜,不知不覺地墮下去,豈不是太愚癡了嗎?你能否定你不是這個旅人嗎?
        釋尊在此開示你的真實之相──    亦即此「後生一大事」,一刻一刻地逼近著。──    並且向你說明解決之道。
        來吧!莫讓死看到你的背後,要從正面跟死對決。唯有解決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永恒的安心與滿足。用力打開佛教通往安心之門的是你自己啊!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佛言:「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根機不同,所顯現的相貌也不同。


      若能將每一眾生都當未來佛,恭敬對待,則不僅能具足善緣,開創光明無礙的人生,道業亦能有所成就,進趣圓滿佛果。

      佛陀時代,有位長者的兒子年紀大約五、六歲,占相師為他看相後,發現他很有福德,只可惜壽命太短。長者聽了十分憂心,便帶著兒子到外道六師的住所,希望為兒子求壽,結果六道外師紛紛搖頭嘆氣,表明無法滿其心願。
      於是,長者帶著兒子來到佛陀的住處,再三頂禮佛陀,懇切地說:「世尊,占相師說我兒子雖然福德具足,壽命卻短。他是一位乖巧的孩子,希望世尊能賜他長壽。」佛陀表明沒有辦法能讓長者的兒子長壽。長者不死心,一次又一次地請求佛陀:「世尊,請您慈悲開示。」於是,佛陀告訴長者的兒子:「你到城門口,看見任何進出的人,都向他們頂禮。」
      長者禮謝佛陀後,歡欣地帶著兒子來到城門口。當時,有一位化作婆羅門的鬼神正要進城,長者與兒子依佛所教,恭敬地頂禮。鬼神十分歡喜,就祝願說:「祝你長壽。」這位鬼神即是被派來取孩童命的使者,但鬼神中有條規定,即是說出去的話不能反悔,所以這位鬼神既已祝願小孩長壽,就不能再取他壽命。長者的兒子因謙忍恭敬的緣故,得以延長壽命。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四》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