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圓滿成佛的六條要素

成佛的因素,是如來藏,它是每一個眾生的心中平等具有的。
成佛的所依,是暇滿身,唯它才具備可修金剛乘的六種條件。 
成佛的伴侶,是善知識,他是令眾生引導解脫之道的大船夫。
成佛的方便,是其訣竅,它是讓眾生迅速獲得成就的捷徑道。 
成佛的結果,是圓滿佛,佛陀是具有三身五智慧的圓滿導師。
成佛的事業,是利他事,任運圓滿利益眾生離苦得樂之事業。

無上正等正覺者



世間難得的珍寶,稱為「佛寶」。《心地觀經》說:「善男子!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1.有無上大功德田;2.有無上大恩德田;3.於無足者、二足者、多足者中最貴;4.極難值遇,如優曇花;5.獨出現三千大千世界;6.圓滿世間、出世間功德。以具如是六微妙功德,常能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故,佛寶有不思議恩。」
 佛的意義
佛教的主要內涵在於向「佛陀」學習,此即所謂「學佛」;亦即以佛陀為導師,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勝功德,達到三覺圓滿,萬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學佛首先應該瞭解「佛」的意義。「佛」是「佛陀」的簡稱,來自梵語 Buddha 的音譯。又稱浮圖、浮陀等,意譯為覺者或智者。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覺、覺他、覺滿,如實知見一切法的性相,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聖者。自覺、覺他、覺滿,是「覺」的三個層次。

  「自覺」,是本身對諸法實相有了正確的認識與覺悟,有別於凡夫的不覺與外道的錯覺,因此又稱「正覺」,這是聲聞、緣覺二乘聖者所達到的最高境界。「覺他」,是菩薩們將自己所覺悟的真理轉而覺悟他人,有別於二乘人的自覺,故又稱「等覺」(遍覺)。「覺滿」專指佛陀自覺、覺他的智慧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又稱「無上覺」,有別於二乘及菩薩雖能自覺、覺他,但未能破盡見思、塵沙二惑。佛陀以無漏清淨的智慧破除根本無明(無明惑),斷盡見、思二惑,圓滿菩提,成就佛道,始能成為「三覺圓,萬德滿」的聖者,所以也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者

  佛陀不僅是覺悟宇宙真理的覺者,也是徹知宇宙真相的智者。佛陀具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其中,「一切智」是二乘了達諸法總相,認識諸法本體是空的智慧;「道種智」是菩薩認識諸法別相,了知諸法的千差萬別乃緣生而有的智慧;「一切種智」唯佛陀所證,是能通達「緣起性空」的諸法總別相,亦即認識色空不二、性相一如的「無上正等正覺」。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個宇宙人生的本體、現象、作用,能覺察、證悟這種真理的人,就是佛陀。佛陀化導世間眾生,為「能化之人」,故又稱為「能人」、「能仁」。人與仁同音,假借而相通,能仁原為梵語「釋迦」的意譯;佛憐湣眾生無不仁慈,故轉而以能人、能仁為諸佛的通號。因此,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只要能夠證得真理,達到佛的境界,都可以稱為佛。

佛陀以五戒十善為做人處事的準則


      【五戒】     佛陀制戒,目的在防非止惡。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為一切佛戒之基石,不論出家或在家皆應遵守。若欲來生得保人身,今生就須淨守五戒。受持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若能受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守護。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就,即可解脫。因此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之殊勝功德。
一、不殺生
  「生」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論胎卵濕化,大小貴賤,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殺則奪其生命,仁者所不為。佛法以慈悲為根本,視一切眾生如己子,故主張戒殺,不但不殺生,亦不教唆他人殺生,更不從事販賣獵具、魚網等間接助殺之行業,並且積極護生、救生,令一切眾生皆能遠離怖畏,獲得安樂。
二、不偷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凡非吾人所有,一針一草悉皆莫取;若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即是偷盜。學佛之人應當布施,濟助一切眾生,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
三、不邪淫
  夫婦關係以外之性行為,即為邪淫。
四、不妄語
  以欺誑心,說虛妄不實之言語,謂之妄語。修行學佛之人,更應不發妄語。若未證禪定,而妄言已證,未得道果,妄言已得,則為大妄語,必將招感無間地獄罪報,受苦無量。
五、不飲酒
  飲酒能亂性,令人昏醉無智而造作諸惡。昔有優婆塞,因酒而破戒;世間許多罪惡,無不以酒為媒介。
  受持五戒得生人道。若受持下品五戒,雖得人身,但是衣食困難,相貌醜陋;受持中品五戒,即得五官端正,衣食不虞匱乏;受持上品五戒,即得六根殊勝,大富大貴。凡此皆因造作之善業、惡業深淺不同,故招感不同的果報。

惡口罵人是最犀利的劍。貪心是最劇毒的藥。煩惱是最熊焰的火。愚癡是最黑暗的長夜。

http://60.248.191.71/video/d_data/d50-video.swf

涅槃

        一天,釋尊在衹樹給孤獨園,接受梵天的訪問。梵天向釋尊頂禮,提出幾個問題。下面是他們的問答。
梵天問:什麼是最犀利的劍?什麼是最劇毒的藥?什麼是最熊燄的火?什麼是最黑暗的長夜?
釋尊答:惡口罵人是最犀利的劍。貪心是最劇毒的藥。煩惱是最熊焰的火。愚癡是最黑暗的長夜。
梵天問:誰獲益最大?誰損失最多?誰是最陰險的賊?
釋尊答:布施者獲益最大。貪得無厭、知恩不報的人損失最多。心懷惡意、圖謀不軌的人是最陰險的賊。
梵天問:什麼是最有引誘力的?什麼是最令人討厭的?什麼東西破壞友誼?誰是最好的醫生?
釋尊答:善行最有引誘力,它引生萬種功德。罪惡最令人討厭,它引人墮入沉淪的深坑。妒忌和自私破壞友情。釋尊是最好的醫生。
梵天覺得滿意極了,合掌稱讚釋尊智慧圓滿,善予破人疑惑。
又再問道:世尊,什麼是最殊勝的東西?怎樣可以得到它?
福德、智慧是最殊勝的東西。福慧雙修可以出輪迴、超三界,自利利人。勇猛精進,就可以福慧雙修了。
梵天聽了釋尊的開示,心靈開朗,頂禮而退。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耶喜措嘉佛母祈願文


於馬雍的貢唐山口,蓮花生大師打算離開西藏前往西南羅剎國的時候,耶喜措嘉佛母敬禮繞行蓮師後,以頭頂禮蓮師足部,誦此願文:
願偉大上師您的加持,讓我生生世世,在清淨剎土的宮殿之中依止上師,永不分離!
願以永不動搖的虔敬心,心懷喜悅地依上師的意願行持,領受您如甘露般的加持、您心的精華、殊勝之證悟!
願您身、語、意的加持,成熟我的三門;願我得受殊勝的生起與圓滿次第灌頂並付諸實修!
願我的邪見魔障、疾病、逆緣和障礙得以止息,眷屬及資糧增長,一切所願皆成就!
於屍陀林、閉關山居、雪洞等具足合適條件之聖地,願我能恆常實修見地精義之勝觀!
以我修行的成果,願我能成就四種事業,令神靈信服、魔眾降服,願我能護持佛陀的教法!
願佛陀宣說的一切殊勝教法能毫不費力地在我的心續中生起,獲得最勝智慧後,願我成就究竟的證悟!
以菩提心的力量,願我能懷攝一切有情,並藉此如意寶無可抵擋的威力,願這一切關係皆富意義!
藉著弘揚佛法,願持有教法傳承及傳法者增長,願一切有情得到究竟安樂,一切處所成為佛土!
願從我的身、語、意化現無數化身,各自依照每一位眾生的需要及根器去利益他們!
總之,輪涅一切無一餘,皆與上師之本性無別,願我能迅速成就三身不即不離的遍知佛果!
願眾生作祈請!願上師賜加持!
願本尊賜成就!願空行予授記!
願護法除障礙!願佛法廣增盛!
願一切眾生得安樂與幸福,晝夜修持佛法。願自他一切願望皆任運成就!
以此全然清淨之善德,願我能掀動特別是下三道之輪迴深處,願我們不再流離於輪迴苦海之中,而一同證得三身!
願諸佛之大密寶藏,此圓滿無上之教法,如旭日東昇般傳遍四方!
以修成此善及其他善行,願我具足具德上師之智慧心續中的一切圓滿功德!
願我成為弘揚佛陀寶貴教法的大力者!
已得最勝智、悲、力,願我成為圓滿佛!
願一切六道有情眾生從輪迴大苦海中解脫,迅速證得圓滿佛果!

傳承的重要性

     傳承的加持
對其弟子們智慧的提升與覺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歷代祖師傳承加持力量強大,如能生起真正的信心與虔敬心的話,便能得它的加持而證悟。
      大圓滿法的祖師通過三種方式傳授:口傳、喻傳與直指。這三種傳授方式都離不開上師。上師本身即是“道修”。個體是同時由身、語、意三者組成的,這才是上師採用三種方式來傳授智慧的真正原因。
    “口傳”既包括上師為使弟子能理解原始狀態而作出的解釋,又包括使弟子們契入智慧狀態的修行方式。
    “喻傳”是上師通過展示某一象徵性物,例如一面鏡子或一枚水晶,以及通過故事,寓言和謎語等等來傳授明覺的過程。
    “直指”是通過上師與弟子同在離戲之境中契合而實現的。例子可見於著名的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的覺悟,他是帝洛巴的弟子,一位著名、偉大而博學的學者,並且還是中世紀印度最重要的佛教中心那爛陀大學的主持。然而那若巴的知識卻停留在理性智識與教條化的層次上,未能昇華到智慧的領域。
      在那爛陀寺住了幾年之後,由於得到一些徵兆與啟示,那若巴辭去了主持之職,出發去尋找帝洛巴。根據他的徵兆預示,帝洛巴將是可以使他覺悟的上師。在他漫長而疲憊的追尋中,那若巴數次和以各種面目出現的帝洛巴相遇,可惜不能識別。最終他遇到了一位自稱帝洛巴的漁夫。這漁夫正在一隻鍋子裏煎魚,可他手指一彈,魚兒便起死回生,漁夫複將它們放歸水中。那若巴深為他們的會面感到困惑,然而他堅守對帝洛巴的信仰,許多年來一直追隨侍奉他。這些年裏他從未接受任何教法的宣講,而帝洛巴卻不斷地將他置於各種刁難和嚴酷的考驗中。一日在山洞中帝洛巴要他到山谷中取水供其飲用。那若巴不畏酷暑,耗盡精力,終於翻山越嶺地取水而歸。但師徒一見面,帝洛巴卻脫下一隻鞋子來擊打那若巴的前額。那若巴因驚厥倒地。在他蘇醒時,智慧也已在他心中升起。這並非是帝洛巴創造的奇跡,而是那若巴年復一年的苦行與自我犧牲,成了他接受傳承的加行準備。

開啟《龍欽寧體》心意庫藏的經歷──吉美林巴 尊者

至尊掘藏大師吉美林巴尊者
白色持明大氅妙髻吉祥座,胸持黃卷光明通徹智慧界, 凡所現升自解明智四相中,心傳加持寶藏怙主前頂禮!
一九八五年頂果欽哲仁波切在尼泊爾雪謙寺,傳授吉美林巴龍欽寧體前行中的上師相應法,並給予詳細解說。
              所詮釋及引用的法本是屬於龍欽寧體的傳承,也就是偉大的伏藏者吉美林巴所尋獲的甚深廣大法教。《龍欽寧體》是由吉美林巴(無畏洲)尊者開啟的意伏藏法門中續部和儀軌(修部)的總集。此法是《寧體》──(大圓滿)竅訣部極密類法門,並且是由吉美林巴數次親見龍欽饒絳(無垢光尊者)(1308-1363)得到加持後發掘的。
    吉美林巴的名字意思是無懼持明者,他的別名是欽哲俄塞,也就是悲智明光的意思,這個名字是他在淨見中得到的;而龍欽寧體的意思就是廣大的心要
              此刻,我們應當說明龍欽寧體的起源,如此可以增加我們對這些法教真實性的信心。
              根據吉美林巴自己所敍述,這些法教是這麼來的:
                   因著我無數世的虔誠祈請,願永不脫離鄔金法王(蓮花生大士)及其佛母,空行母伊喜措嘉之慈悲與加持,我得以瞭解到遍滿六道輪回之苦,心中湧現極大的悲傷,及脫離六道輪回之願望。我來到鐵裘林聖山,準備做三年的閉關,一心努力修行。
              有一天,黎明時刻,當我正在念誦文武百尊的時候,心中湧現了強大的出離心,以及對六道輪回的厭倦。在那一刻,我的周圍突然充滿偉大明光,鄔金法王在我面前的虛空中顯現,他的周圍環繞著許多聖眾,包括持明者文殊友。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融入了我,我心中所有凡夫的念頭全化為無,所有對禪定經驗的執著痕跡也頓時消失,所有業力全在我的掌控之下,現象外在的虛偽堡壘頓時間瓦解。此生的凡夫覺受完全從我心中消逝了,就像獲得一種新的生命,來到一種境地,我完全記得自己曾經是阿裏班禪貝瑪王傑。

吉美林巴大師對六度的箴言


知足就是布施度,因為布施的本質是不貪,是捨心;

無愧三寶就是持戒,我們在三寶面前發誓要行十善、約束自己不行十不善、受菩提心戒,所有受的一切戒律都是為利益眾生而約束自己的,無愧三寶就表示沒有破戒;

什麼是忍辱呢?不失慧念勝忍辱,在心中永遠持守正知正念,是最殊勝的忍辱,因為你隨時隨地在觀察自己在做什麼,不會被煩惱及所知障的業力牽引,這就是最殊勝的忍辱;

一切助伴須精進,這一切都需要靠精進來推展;

什麼是禪定度呢?執現觀聖靜慮度,把執著於現實中所顯現的一切,觀想成遍滿法界的諸佛菩薩聖相;

什麼是智慧度呢?貪執自解智慧度,從所執為實有的一切貪著中自行解脫,叫做智慧度;所有的一切本來沒有作者、受者及所作之境,這就是三輪體空;

般若,並不是脫離世俗的任何見解,因為真正的涅槃勝過寂滅,這才是真正的勝義;
以上所講的一切都是不可說,所謂不可說,不是不能說,而是需靠自己的心去體會,希望你們能夠牢記在心中!

吉美林巴Jigme Lingpa大師簡傳


   
    寧瑪巴大師吉美林巴Jigme Lingpa(17291798),在奇異的瑞兆中誕生於姚如地區,自幼聰穎過人,舉凡所學,無勤自能通達。

    在多種伏藏中即曾授記大師的降臨,並言及大師乃是貝瑪拉米扎Vimalamitra、赤松德贊Trisong Deutsen和多位印度成就者合一的化身。

     西藏佛教在朗達瑪滅佛後的後宏時期,顯密教法漸次混淆、衰微,正待再次重整,加以復興宏揚。此時在衛藏,心滴光明精要《大圓滿》法的四個主要傳承,法本雖仍存在,但卻無人能真實理解其中奧義,以致如此甚深殊勝的法門,隱晦無人知曉,無人傳承。
         貝瑪拉米扎大師曾預示「大圓滿」法在此世間將會有衰隱的情形,因此他將持續以智慧化身,每一百年降生到此世間一次,恢復並傳續此殊勝教法,廣利眾生。
         毘盧遮那大師、龍欽巴大師、堪布昂秋等都是大師慈悲的化現,而吉美林巴大師也是諸悲願化身之一。
  吉美林巴大師於六歲進入巴日寺學習,由措嘉活佛為他剃度及雅旺袞旺處受沙彌戒;於二十歲以前,以普通僧人的身份,居住於巴日寺,學習《語法三十頌》、詩歌等文化課程,並於二十八歲時,斷絕與外界的接觸,於該寺閉關三年。期間依循希熱沃色伏藏師的法脈,修持生圓次第,圓滿時獲得殊勝的徵兆。
         出關後,依怙在上師帖秋孜處,得到昌波大伏藏師希熱沃色的伏藏,即解脫明點意自解脫的傳承,自此進入成就解脫和灌頂講解的金剛乘之道。隨後,大師遠離塵俗,於各聖地、山洞閉關,一意專修,十二年如一日。
  於此十二年間,他曾在梅朵桑欽普的大密洞內閉關三年。尤其是在拜讀龍欽巴尊者(1308-1363)的著作典籍之後,他了解到尊者乃是與真佛無二的化現,因而從內心對尊者產生極大的信心。於是,他精進修持上師相應法,因而得到蓮花生大士和龍欽巴尊者二位智慧身的攝益,於淨相中親見龍欽巴尊者如見佛陀,而非凡夫俗子。雖然他與尊者所處的時代,前後相差將近三百年,然而因為對尊者毫無懷疑的虔誠心,使他得以在禪定中,獲得尊者三次親自授與法要,與尊者成為師徒。
         尊者授與他諸多殊勝教法,有如瓶中之甘露,點滴不漏地倒入另一瓶中,使他如同得到父親財富之人,成為尊者傳承的持有者,證悟境界與上師無所差別。以此因緣,他解除了喉部報身輪的脈結,從心中湧現如大海般的意伏藏,唱出了表達證悟境界的原始金剛道歌。

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在造業

世間八法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只有證悟了空性,才能得到八法吹不動的境界。
退一步說,就算沒有證悟空性,但若了知世間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也可以斷除很大的執著。
無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說:“觀察空性如虛空,喜憂得失善惡無。”
只有觀察一切萬法是空性的,跟虛空沒有任何差別,才會徹底消除對喜憂、得失、善惡的執著。
這樣的境界什麼時候獲得,什麼時候就能平息世間八法。
在天災人禍、貪嗔癡煩惱層出不窮的今天,能值遇大乘善知識,聽聞甘露般的大乘妙法,又有修持的機會,是不幸中的萬幸。
短暫的人生中,能在阿賴耶上種下般若空性的善根,這並不是一世兩世的善根,而是往昔無量劫所積累的福報。
僅是發生一個地震,擔心房子會不會倒塌、生命會不會受到威脅,有各種各樣的得失和猶豫。
那遣除它的究竟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證達空性。只有證達了空性,一切虛幻才會全部消失。
當然在此過程中,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華智仁波切也說過,通過努力,修行的境界才會現前。
這是一種必然規律,往昔成千上萬的高僧大德皆依此途徑證得了無上圓滿的果位,所以大家務必要努力!

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在造業。

一、稱:每逢人家「當面稱讚」我們的時候,總不免感到滿懷的歡喜!
二、譏:每當人家「當面責罵」我們的時候,總令我們感到無限的羞辱。
三、毀:有些人總愛「背後說人家的壞話」,一旦讓我們知道了,總感到忍受不了,甚至心存報復。
四、譽:當人家「背後褒獎」我們,認為是一種榮譽,而不覺沾沾自喜。
五、利:當我們事業成功,「順利通達」的感受,自然令我們感到滿足。
六、衰:當我們事業衰敗,所有的打擊,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
七、苦:當種種的煩惱逼迫得我們的身心難以承受,深感人生確為一大苦聚。
八、樂:當我們的身心獲得非常適意時,總認為那是人生快樂的享受。

八風之動乃在唯心造之一念間,卻有天堂與地獄之別!

《龍欽七寶藏》為龍欽巴尊者所作,後人稱七寶藏,為寧瑪派的哲學大作

       眾生的無上怙主無垢光尊者的色身雖已融入法界,然而,為悲憫我們這些濁世愚昧的眾生而留下了以甚深古薩里派《四心滴》、廣行班智達派《七寶藏》以及《三休息》《三解脫》為主數目驚人的豐厚遺產。其中的七寶藏可堪為寧瑪派的璀璨明珠、無價之寶。
《七寶藏》中的《如意寶藏論》有頌詞與自釋,共分二十二品,詳細論述一切顯密乘
《實相寶藏論》有頌詞與自釋,共分四品,分別闡述無有、自成、平等、唯一四大誓言
《宗派寶藏論》共分八品,卷首略述釋迦牟尼佛出世經歷,綱領全文,繼而破斥教外各宗,以諸聖法分別成立佛教共不共乘
《勝乘寶藏論》共分二十五品,依《大密決定十七密乘經》詳細闡明一百一十九教言要旨。
《詞義寶藏論》共分十一品,全文以道用之方式宣說基位元實相、道位串修、現前果位。《法界法藏論》有頌詞與自釋,共分十三品,以空界部要旨為主,論述密乘大圓滿之基、道、果。
《竅訣寶藏論》是以六偈教言的方式為修行人開示深法。
        七寶藏不愧為享用不盡的寶藏,它囊括了顯密一切佛法,真可謂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大圓滿傳承上師華智仁波切曾經感慨萬分地在《勸閱七寶藏》一文中寫道:奇哉殊勝功德七寶藏,並非未依聖典自臆造,大海之中所獲如意寶,從劣境中隨意豈得到?證悟智慧日輪之光芒,需依未失加持師竅訣,否則一切盲修瞎煉者,行至妙道本地極鮮少。無有聞法世間過雖大,顛倒聽聞較彼罪更大,故具拜閱智者論此時,為何不睜聽聞之雙目?此世間中唯一摩尼珠,全知上師論典之至寶,除此之外無有餘佛陀,於此誰人不生大喜悅?
龍欽巴尊者:佛陀三轉法輪的精要
     為了守護初學者的心,使其免受凡俗二元執著所桎梏的煩惱影響,佛陀詳細教導了四聖諦,其主要為與應取、應捨和過失、對治相關的不同議題。接著佛陀教導了無我(空性)的法輪,以使我們不再執著那些對治法門。最後他講述和本然自性相關的教導,此乃全然揭示勝義諦的法輪。
The Three Turnings of the Wheel of Dharma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beginner's mind from emotions shackled by ordinary clinging to duality, the Buddha gave detailed teachings on the four noble truths that primarily show the various issues that must be adopted or avoided, the flaws and their remedies. Next he taught the Dharma wheel on the absence of characteristics (emptiness) in order to stop attachment to the remedies. Finally he gave teachings describing the basic nature - this was the Dharma wheel on fully revealing the ultimate.
~ Longchen Rabjam
~出自”Jewels of Enlightenment: Wisdom Teachings / Great Tibetan Masters”一書中對尊者著作的英文摘譯   ~普賢法譯小組
具緣上師與具德上師孰輕孰重?七寶藏
       如果沒有遇見自己有緣的上師的話,即使面見了佛陀也是利益不大;如果永遠沒有見到的話,那就不可能有成佛的機會;如果見到上師、聽到了教言自己又好好修持的話,佛陀的果位就一定能夠很快的得到。
  具緣上師一定要在具德上師的範圍中找。如果要尋找一個具緣上師的話,一定要注意:必須要在具德上師的範圍內找。也就是說必須要先無疑的確定他是一個如法的,合乎佛經續部標準的上師,然後才可以去考慮他是不是具緣上師的問題。
  僅因緣分就去依止是很愚癡的行為。如果你看到一個師父就覺得很喜歡,那最可能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是你生生世世的上師,而是因為你們前世有某種親友關係,比如他是你前世的父母、愛人、朋友等等。不能因為頭腦一熱就自作多情的以為某人是你的有緣上師,有緣分是有緣分,但不一定能作你的上師。如果因為有“一見鍾情”的感覺,就把他當作自己生生世世解脫的導師的話,那無疑是輕率的、愚癡的,甚至也可以說是瘋狂的。
  選擇上師是最重大的事情,千萬要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有一天一個大成就者和他的侍者一起出門,路上偶然碰到一個陌生的小男孩,他們彼此從來沒有相見過,但是當小孩看到這個侍者的時候,突然就控制不住大哭起來。大成就者就告訴侍者說:“這個小男孩是你前世的妻子,前世你們感情特別好,所以今世見到你他才會這樣。”假如這個侍者到漢地去化緣,結果會是怎麼樣呢?肯定是在哭的一片稀裡嘩啦以後認定為生生世世的根本上師了吧。實際上這個侍者才剛出家不久,連念經認字都還困難呢,更別說有什麼成就了。所以選擇上師是最重大的事情,千萬要理智,不能感情用事。
  具緣雖然很重要,但是相對具德來講,具緣就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了。應在已經確定了具德的基礎上找到具緣上師。  寧瑪巴竹欽寺一位閉關指導師的開示

龍欽巴尊者的最後言教

龍欽巴尊者的最後言教《純淨之光》:在一個無雲的夜空,「眾星之主」的滿月即將升起......蓮花生大士,我慈悲之主的臉,引我靠近,發射出温柔的歡迎。
我對於死亡的喜悅,遠遠大於商家在海上大發利市的喜悅,或眾神吹噓沙場凱旋的喜悅,或聖人深入禪定的喜樂。
因此,有如一位在時間來到時就踏上征程的旅人,我將不再留在這個世間,我將安住於涅槃的極樂堡壘中。
我的這一世已盡,我的業已消,祈禱所能帶來的利益已經用罄,世間的事業已經完成,這一世的表演已經結束。

龍欽巴尊者簡傳 Long chenpa

    龍欽巴尊者(Long chenpa1308年-1363年)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派)的一位學者與伏藏師,被視蓮花生大士之後的第二佛陀。又稱為龍欽繞絳巴Longchen Rabjampa ,),又名智美沃色Drimed AodZer),義譯為無垢光尊者,被稱為貢欽藏語Kun-mkhyen),意為全知者、具一切智者,因為他在桑耶寺出家,因此也稱為貢欽桑耶巴。桑耶巴,意思為來自桑耶寺的上師。   龍欽饒絳巴(藏語klong-chen-Rab-abyams),意為大博士、修學廣大者。桑結尼巴,意為第二佛陀。貢欽曲吉傑波,意為全知大法王。智美沃色,智美是無垢、清淨,而沃色,為光明,因此義譯為無垢光尊者。
    龍欽巴尊者自小,即能憶念前生,悲智俱足;五歲時,開始學習讀誦書寫的啟蒙教育,並從父親受聞密法,瞭解醫藥曆書等學問;十二歲,進入蓮花生大士首創的桑耶寺出家,研習佛法戒律,十四歲起參學專門講經的寺院,學習新舊派教理,並修行密法,得甚深禪定。在擔任桑耶寺住持數年後,即隱居深山專事修行和著述。主要著述有《四心滴》、《龍欽七寶藏》、《三自解脫論》、《三自休息論》。廣傳於世的《龍欽心髓(Longchen Nyingthig,龍欽寧體廣大心要)並非龍欽巴的著作,而是吉美林巴 (無畏州,Rigdzin Jigme Lingpa17291798)的於龍欽巴處取出的伏藏。
    被尊稱為繼蓮花生大士後的第二佛,是寧瑪派的法王,深受西藏四大教派的尊崇。宗喀巴大師、薩迦班智達和龍欽巴尊者,以西藏文殊師利應化住世度生而名聞遐爾。他們皆是文殊師利身語意的化身。由於他們在顯密經典上的博學多聞和無上智慧,他們是西藏優久宗教歷史上最傑出的大師,特別是龍欽巴尊者,實際上已經證悟普賢王如來的法身,為了救渡所有眾生而應化於世。預言說,著名的印度無垢友大師和寂天大師,每隔百餘年就在西藏應化一次,龍欽巴尊者即是這二位大師所應化。

從第八世紀佛教由印度傳入西藏迄今這段歷史中,龍欽巴尊者的生平和著述就像一面三寍菱鏡,聚集了他學得的教法,並且為了利益我們,對於艱深難懂的心要,加以闡揚。尊者在西藏佛教歷史上,能成為一個重要人物,並不只是由於他獨特而寶貴的教法,他的著作燦爛奪目,集各派大成,包羅萬象。誠如巴促俄堅吉美卻吉旺波仁波切在著作中指出:「他的著作涵蓋且超越中觀和般若、覺宇派和希解派(痛苦與挫折的止息)、大手印和大圓滿的精要。」

尊者的家族住在西藏北部優如札高地,一個叫作燕剎的村莊。祖父拉松長者,住世105歲,是西藏七位最早出家(即七覺世)眾之一,也是蓮花生大士二十五位心子之一傑娃卻央的第二十五代孫。據說拉松長者已修成「甘露藥精取法」,能吸取非常微薄的養分維持生命。尊者的父親巔松阿 黎,是一位精通五明的學者和成就密咒的瑜珈行者;母親種沙索南姜是阿底峽大師嫡傳大弟子種敦巴的孫女。尊者將誕生前,他母親夢到一隻大獅子,額頭上現出日月,照耀三界,而後融入她的身體。藏歷第五個饒迥戊申土猴年二月十日,即1308年三月三日,尊者降生,相好莊嚴,有天人為之沐浴等瑞象,一如釋迦牟尼佛。寧瑪派的大護法解瑪諦並現身,捧起尊者,發誓要保護這為小佛陀,在把尊者交還給母親之後,就不見了。
        尊者幼年時即表現聰穎過人,實成就可期。例如,九歲時,唸誦二萬誦和八千誦的般若經數百次,就能銘記在心,並徹底領會經義。十二歲時,尊者進入蓮花生大士興建的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修學,從著名堪布桑主仁青和阿黎貢噶俄協剃度出家,研習佛法戒律,法名「楚稱羅哲」。十四歲時,已熟習戒律典籍,通過辯論和許多學者的考試。十六歲時,尊者開始和薩隆仁波切、札西仁青、旺耶和其他老師修學,獲得許多密宗教法和灌頂,包括寧瑪()派、沙瑪()派和希解派。
       十九歲時,尊者離開桑耶寺,並在附近由俄列必謝饒所創建的桑樸乃托學院參學。當時這個學院是西藏最著名的學府,尤以因明學著稱。尊者在這裏,正式接受林陀寺第十五任住持詹滾巴和第十六任住持大學者喇讓巴卻佩甲趁的教導。在和他們一起六年間,深入研究「慈氏五論」、陳那和法稱的因明典籍、中觀和般若經典。尊者也和著名的譯師羅哲奠丹,研究《三昧王經》和其他《五深妙法經》及《心經廣論》,並且學習梵文、修辭和其他藝術。
        雖然尊者的研究極為廣博深入,但是卻沒有忽略修行。在這幾年裏,尊者非常精進地修持和圓滿地觀想文殊、不動佛、妙音佛母和白金剛亥母等法。由於專修妙音佛母,佛母曾經現身,使尊者站在她的手掌上,並連續七天展現須彌山和四大洲。此後,尊者獲得無礙智慧,並得到無畏辯才,對於一切經教和五明處等學問無不通學無礙,而以「桑耶隴芒巴」或「龍欽饒炯」(廣通經義者)而聞名。二十多歲時,尊者接受許多寧瑪派上師的密宗教法,這些上師有宣奴頓珠、宣奴傑波和扭挺瑪娃桑傑主巴。如尊者早年在桑耶寺般,其高等的修學也不限於寧瑪派的教法,也從第三世黑帽大寶法王讓揚多傑學得許多噶舉派教法,從膽巴索南甲趁等上師學到所有深澳的薩迦派教法,從馬受甘森的傳承上師孫賽仁波切學得所有希解派和覺宇派的教法,以及宣奴多傑和其他上師學得許多噶當派的教法。簡言之,在這十年內,尊者學得所有當時各宗派最重要的傳承教法,使他成為最有學問、最具辯才的著作家和教授師,而被稱為「語自在」。
       二十八歲時,尊者決定退隱,以便修持他所學過的法。雖然寺院執事多方挽留,尊者仍毅然離開桑耶寺,雲遊各地。後在傑梅究的一個洞窟中修定五個月,面見綠度母,度母應允盡一切力量協助尊者。在這閉關的一年中,尊者深入禪定一段頗長的時間,使他足以接受最高的大圓滿教法。翌年春天,尊者回到桑耶寺,並獲悉著名的上師咕瑪拉札,上雅壟谷附近。尊者就去參訪他,此時七十多位學生正圍繞在上師旁。而在前一晚,咕瑪拉札上師即已夢到許多鳥由各處飛來,後又銜著上師經書書頁向各個方向飛去。根據這個夢,上師知道持續他傳承的弟子快要來了,所以滿心歡喜。但龍欽巴尊者因無錢供養修學而不想停留。上師於是傳話給他,不需擔心金錢供養的問題。
       尊者和上師修學期間雖然困難重重,沒有錢,吃不飽也穿不暖,但收獲很多。第一年,他得到「大圓滿心要」的教法和灌頂;第二年,接受更高的灌頂和三種大圓滿教法。咕瑪拉札上師把他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尊者,如同將水從一個瓶子倒到另一個瓶子般,使尊者成為上師的代理人。
      三十一歲時,尊者離開他的根本上師,開始長期雲遊各地──從事修持和教導來自四面八方的弟子。第一年,在尼樸修賽地方,首先把他的心要教法傳授給一些學生,同時從他的學生俄協果恰獲得「空行心要」典籍。翌年,尊者前往欽樸日摩儉修定和教導八位男女弟子一段時間。在此期間,據說尊者見到了許多空行母,特別是金剛亥母和玉准瑪,並在岡日托噶,以「空行精義」(空行心中心)闡釋「空行心要」。
       尊者也多次見到蓮師的各種化身,其中有一次蓮師賜名吉美俄協(無垢光之意)。另一次,尊者一連六天見到依喜措嘉(智海王佛母),傳授尊者許多法,特別是詳盡的解說「空行心要」,並賜給尊者多傑喜極(無畏金剛或威光金剛)的名號。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大圓滿傳承簡史 ∕ 無垢友 (貝瑪拉密扎)尊者


師利.興哈(Shri Singhag  大圓滿教法傳承的文殊友(Manjushrimitra)的主要弟子和繼承人。他出生於于闐國的索揚(Shokyam),跟隨哈提巴拉(Hatibhala)和貝拉格底(Bhelakirti)兩位大師學習。在師利.興哈的弟子當中,有四位出眾的大師智經、無垢友、蓮花生和西藏譯師毘盧遮那。
無垢友(Vimalamitra貝瑪拉密扎  吐蕃王朝時應邀入藏傳法的著名印度上師之一,於西藏之聲譽、影響可與蓮花生大士、寂護(Santaraksita)、蓮花戒(Kamalasila)等人相提並論。他於九世紀時在西藏廣泛地教導佛法,並編纂、翻譯了許多梵文經典。他的精要教法是《毘瑪心髓》(藏bi ma snying thig,或稱《無垢心髓》),是大圓滿「心髓」教法之一。

大圓滿傳承簡史無垢友 (貝瑪拉密扎)尊者
禮敬吉祥金剛薩埵(Vajrasattva)
本初狀態,任運圓滿之二安樂 ( twofold well-being ),在其中,佛身與佛智之本質是無別的,你已經了證這無死金剛身,五明班智達傑瑪拉 (jemala),願你懷著慈悲看顧我揚班  (Nyangben)。賜予你的加持,願我們不分離。
Ema (唉瑪)! 西藏這片土地,位於斧形南瞻部洲之北部,或許是佛足未抵之蠻荒國境,但是尊貴的觀世音菩薩已經加持它,把它帶入他的影響範圍之內。
轉世法王托多.延謝 (Toto Nyenshel),創建神聖之佛法,僅僅講說它的名稱。法王松贊.干布 (Songtsen Gampo)興建寺院,制定十善法律。透過觀世音菩薩,他關懷眾生。
目前,至尊主赤松王已經建造吉祥桑耶寺 (Glorious Samye)及其他寺院,他已經邀請眾多博學多聞的班智達,連同眾多大譯師 (lotsawa),他們已經徹底地翻譯所有神聖佛法之佛經與咒語,建立比丘與在家瑜伽士 (ngakpa)的僧伽。尤其,大班智達、第二佛,普賢王如來,即眾所周知的無垢友的其他名號傑瑪木札(Jemamudra),透過法王的仁慈,他慈悲地看顧我,賜予我大圓滿之秘密口耳傳承。
擔憂它可能被遺忘,於是我寫下這些提醒的文字。
願它們被幾個具有「業」之因緣的幸運之人持有!

藏傳佛教九乘次第



第一乘 聲聞乘
入門  信受別解脫戒七中隨一,護持不捨為入門。
      雖達五蘊攝諸法人無我性,但於二種無方分細微法我許是實有為見。
      九法修止,四諦十六行相修觀為修。
      安住十二頭陀功徳為行。
      預流果(須陀洹)、一還果(斯陀含)、不還果(阿那含)、阿羅漢果四,各分為向果二,所有八位為果。
第二乘 獨覺乘
入門    與聲聞同。
        即達人無我性,復達二取中之所取無性,故名通達無我一個又半。
        主要滅觀順次十二因緣,次第修習逆次十二空。
         與聲聞同。
果    利根證「麟角喻」;鈍根證「鸚鵡喻」。
第三乘 菩薩乘
入門    受持願行、入行兩種律儀為入門。
        通達兩種無我。
修    通達三十七菩提分法。
行    躬行四攝、六度。
        暫證十地,究竟證得普光佛地。

九乘次第

寧瑪巴將佛陀教法由基礎至深奧分為九乘,即為「九乘次第」,分別為顯宗的三「共因乘」、密乘的「外三乘」與「內三乘」:
共因乘 :
(1)
聲聞乘 (小乘)
(2)
()覺乘 (小乘
)
(3)
菩薩乘 (大乘
) 外三乘:
(1)
事部:

          主要是身與語之修習,重視手印及持咒;視本尊為清淨的對境,以種種事相上的供養、承事等,來達到自心之清淨。也就是說,為了修道的方便,可將清淨的自性「如來藏」和其上的染污視為實有,再藉著種種事相上的修持,清除「如來藏」上的染污。簡單的說,就是行者視本尊如主人,自已則為僕,自已因承事主人而得到主人之加持。
(2)
行部:
           身、語與內心之修持二者均等;已不視外境或本尊為實有,只是一個概念;行者依本尊之所行,因學習本尊之一切,達到自心之清淨。也就是視本尊如友伴,行者學習友伴的行徑,因而得到相同的成就。
(3)
瑜伽部:

           以修持禪定之內心修持為主,以身、語之修習為輔;「瑜伽」的意義是「相應」,就是與本尊相應。行者在修持時,將自身觀為本尊,所處之地方為本尊之清淨壇城,由此來達到內識之清淨。

寧瑪巴(紅教)簡介


寧瑪巴(紅教)標誌圖形簡介   
慧劍:指國王赤松德贊,文殊菩薩的化身;一把智慧劍斬斷一切無明之意。
法本:指堪布菩提薩埵,代表佛法。西藏的戒律、佛法的經、律、論,皆因他得以傳至西藏,並發揚。
蓮花:指蓮花生大士,他自蓮花中生出,意指清淨無染。
二鳥雙頭:
二鳥之含意:赤松德贊時代的巴閣。白若雜納、丹瑪則芒、迦濕濔羅.阿難陀,為三老;涅.般若鳩摩羅、款.益旺波、馬仁欽卻,為三中;拜則蕉若、魯堅贊、祥也協德為三少。共為九大譯師。而二鳥代表拜則蕉若和魯堅贊,因其二位的翻譯註書最多。
二頭之含意:一頭指自印度傳入最圓滿的佛學。一頭指從西藏傳出最圓滿的佛學。
海水:本性如海,意指本性(或指普賢王如來法)如清淨海水不斷地涌涌流出。
在佛寺、或經典上看到這個圖形標誌,除弓意指寧瑪巴(紅教)外,也表示對「師君三尊」的感謝懷念,是他們的德澤智慧,才將佛法完整地傳入西藏並發揚光大,利益無盡後世眾生。           
寧瑪巴(紅教)是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最早的傳承,是蓮花生大士所傳下來的教法,「寧瑪」(Nyingma)的意義即是「古老的」,由蓮師於西元八世紀傳到西藏。傳承源自法身佛普賢王如來(Samantabhadra) 。在這個世界形成的許多劫之前覺醒證悟的本初佛,也是大圓滿教法的初祖。
寧瑪巴有六種傳承方式:
  1. 如來密意傳:法身佛之法教,源自法身普賢王如來(Samantabhadra)
  2. 持明象徵傳:報身佛之法教,源自金剛薩埵,傳給金剛手菩薩,再傳給格拉.多傑尊者(Garab Dorje,極喜金剛)
  3. 補特迦羅口耳傳:化身佛之法教,源自五方佛,傳至極喜金剛,再傳給師利興哈、 蓮師、智經(Jana Sutra, 札那蘇札)、貝瑪拉密扎(無垢友)和毗盧遮那此傳承然後在西藏開展,延續迄今。
    另有三種特別傳承(伏藏)方式:
  4. 親承語旨的授記傳
  5. 有緣的伏藏傳
  6. 發空行母印付傳

蓮師八變


1. 海生金剛 (藏歷六月初十) Tsokye Dorje (10th day of the 6th Tibetan month)
2.
蓮花生    (藏歷十月初十) Padmasambhava (10th day of the 10th Tibetan month)
3.
愛慧上師 (藏歷二月初十) Loden Choktse (10th day of the 2nd Tibetan month)
4.
蓮華國王 (藏歷十二月初十)Pema Gyalpo (10th day of the 12th Tibetan month)
5.
日光上師 (藏歷八月初十)Nyima Odzer (10th day of the 8th Tibetan month)
6.
釋迦師子 (藏歷二月初十)Shakya Sengye (10th day of the 2nd Tibetan month)
7.
師子吼聲 (藏歷五月初十)Sengye Dradrok (10th day of the 5th Tibetan month)
8.
忿怒金剛 (藏歷十一月初十)Guru Dorje Drollo (10th day of the 11th Tibetan month)

蓮花生大士


法報化三身圓滿
蓮師相之表義:1﹒頂上孔雀翎 - 自性清淨。2﹒蓮冠中半月 - 止靜。3﹒右手持杵 - 妙有 非有。4﹒左手托顱器 - 真空 非空。5﹒顱內長壽瓶 - 非空非有 亦空亦有。6﹒三叉杖:(1)杖頂三叉 - 佛母。 (2)上半截金剛杵 - 佛父。 (3)三人頭 - 三世諸佛。 (4)十字金剛杵 - 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成就。 (5)絹帶 - 釣召眾生皈依。  (6)下半截金剛杵 - 法界智慧。
7﹒三衣披風 - 法報化三身圓滿。
蓮花生大士簡傳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名叫烏仗那國的小國,有位富有而慈悲的國王名叫因扎菩提,他為了子民的福祉,將自己的財富都慷慨地布施。當他的獨子不幸去世後,他感到十分悲痛;而禍不單行,國家又遭逢連年旱災和饑荒,其時國庫空虛,人民只有吃那些未成熟的稻析花卉為生。國王除了傾囊布施外,更向神聖的佛陀禱告。
佛心化現,蓮花降生
      觀音菩薩在極樂世界看見此種情景,便懇請阿彌陀佛救度此等眾生。阿彌陀佛的舌頭立時射出一道紅光往達那郭夏湖中的一蓮花,蓮花立時綻開,從彌陀心中再射出一直立金剛杵內有一個施( HRI )字,立於蓮花上,在彩虹光芒中化為一個八歲小童端坐於蓮花上,四週繞著空行母。如是,由最具慈悲的佛心所化生之蓮花生大士,便降臨這世間救度眾生。
      因扎菩提國王當時非常頹喪,於絕望的邊緣他決定冒險前往深海,向海龍王祈求一顆願望寶石,幾經艱苦,他終於成功地到達龍宮,海龍王送了他很多寶石,阿述祂女神更贈他一顆奪目的「願望寶石」。
國王小心翼翼地端著這吉祥寶石,用布包起來,放進懷裏。歸途中,他許了一個善願。當國王經過達那郭夏湖的時候,看見一道五色彩虹高懸天際,更見一巨蓮上端坐著一個散發金光的小孩,他還以為自己在造夢,便問那小孩究竟是何人,來自何處。
      小孩答道:「我無父無母,是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的化身,我的使命是來普渡眾生、弘揚金剛乘教義的。」國王聽後,很高興地封他為「太子」及王位繼承人,取名為蓮花生。此後,烏仗那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施計出離,屍林修行
      蓮花生長大後,因扎菩提國王為他迎娶漂亮的善普那公主為妻,並封他為國王,稱為貝瑪嘉波 (Padma Gyalpo) ,更把那顆願望寶石送了給他,並對他說:「它可實現你任何願望。」但王子拒絕說:「我所見到的都是願望寶石。」於是他請父王張開手,隨即出現另一顆「願望寶石」。
      蓮花生大士擁有世間的權力和物質受用,但他了解世間的虛妄和煩惱,更欲放棄王位離眾,便對父王說:「世間生命短暫,輪迴不息,生離死別是不可避免的,我等應精進修行,以求解脫。」不久,蓮花生大士被指控殺死一位大巨的妻子及其兒子而負罪,被判流放他鄉,從而得離開皇宮,開始過著瑜珈士的生活。
      蓮花生大士在印度八個著名墓地專心一意的修行,其中在菩提伽耶附近的檀香木墳場,大士以屍體為座,進入甚深三摩地。修行五年當中,空行母常來為他灌頂及說法,大士以祭品為食,裹屍布為衣,在每處墓地他都跟隨忿怒本尊和大成就者修法,同時,更超越空間到各處尋求深奧的教義。經過不斷精進修持,他終於克服了所有逆境,而得諸成就,取名為忿怒金剛。
      在彭馬華苑的地方,大士學會了無數治病的方法,在瓦高拿的地方,大士遇到了一位白髮長者,並隨他學習語言和文字。大士跟他學會了梵文、天文的聖語,其他三百六十種語言和六十四種文字。後來他又學會雕刻藝術和各種工藝,又為藝術界的精工者。

移喜措嘉佛母 Yeshe Tsogyal 簡傳





移喜措嘉佛母 Yeshe Tsogyal(1136~1256)
移喜措嘉佛母生於(1136~1256)父名卡欽巴吉旺秋,母名格哇措,父親卡欽巴吉旺秋的祖先都是信奉笨教,可是到了他就開始信仰佛教,他尊崇西藏國王的命令,把自己管轄所有人民都帶進佛門,25歲時的某晚父母二位都看到不同的八歲半的妙音佛母的境相及阿啊等十六個母音與舍舍舍舍舍咒語之聲音,第二天早上從來沒見過的一位仙女扮美女到門口說:『佛法僧三寶來臨,太好了!』說完後立刻離去無從蹤影,再過了九個月的是雞年猴月十日早上日出同時誕生,天空響亮了琵琶,降下很多的花雨,宮殿上現出五色彩虹,生下來立刻就能念母音及字音,蓮花生大師心咒等,父親說:『對面的湖泊也漲潮了,小孩取名為措嘉吧!』(藏語:長湖意)她長得太莊嚴,所以為了安全考量十年不讓她出門,到了十歲她的美麗身材傳出亞洲各地,來自尼泊爾、中國各地很多大官來求婚,卻都不嫁,最後赤松德讚王娶她為王妃,她對佛法有信心及興趣,宮殿裡管法務,學習文字、五明學等老師們教她一遍就全通了。此時迎請蓮花生大師做大薈供,佛殿中設置很多的供品與銀造的曼達盤上黃金堆,是一場非常盛大的法會,巍巍莊嚴的蓮花生大師開示傳法,移喜措嘉對輪迴生起出離之心,跟進一步信心求學佛法的念頭,她向國王請求推宮,跟隨蓮花生大師,王答應移喜措嘉供奉大師,蓮師也很歡喜接受了,二位就回到欽普格吾。
   過了很久後的某一天也就是藏曆過新年,大臣子民們聚會在宮,大臣們追究移喜措嘉的下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且誰也沒有正確答覆,直接向國王問,國王毫無不保留說出供養給大師事實,大臣們異口同聲向王說:『尊敬的大王!藏民們的之尊,是否上身魔鬼,請勿大臣當狗,祖先留下道德風俗,偏遠浪子蓮花生流氓阿闍黎被擾亂了,他不必勞力坐享其成,是藏民的悲哀啊!』大臣們緊急開會,國王此時無奈確定處罰。假扮處罰大師放逐至印度、佛母也放逐至洛扎地區作演戲給大臣們看,實際上大師及佛母二位送往聖地肖多滴卓泂空行大殿,外界一點都沒影響境況下傳法。佛母供設共同曼達,先向大師頂禮九拜請法,開啟空行寧體之壇城,上師身壇城五種金剛持父母現出,授上師身灌頂,五蘊清淨轉五身,寶瓶外灌頂外器世界之天宮,內在有情眾生都為本尊聖人,必修七天。還有無上密法灌頂上師現出本尊馬頭明王,她變為金剛亥母,證悟氣脈明點,五毒清淨轉變五智慧,得到空樂無漏三摩地,同樣修七天。上師現出雙運紅嘿嚕嘎六十一尊嘿嚕嘎眷屬等,指明與生俱來勝樂智慧,煩惱最細習氣等一切清除,能夠利益十方世界眾生,給她密名稱:『移喜措嘉』。
   蓮師預言:從今天起你進入大圓滿法阿底瑜珈的時候了,不過你要修行大圓滿密法須有修行友伴才行,在尼泊爾來自印度的十七歲流浪叫做阿闍黎薩勒是馬頭明王化生,胸部有一隻紅麻隻你去尋找他,才可以迅速的達到淨土。佛母動身前往尼泊爾路途中遇上七位強盜,她唱了佛法的詩歌後,強盜們念頭轉變非常誠信向她懺悔,對輪迴生起出離心,且請法與訣竅最後都得到解脫。到了加德滿都Bodha塔前發願:佛塔放光出來,並且蓮花生大師親身顯現給她預言,附近小鎮裡找到薩勒的年青人,可是他是個僕人,主人不輕易讓他走,佛母在主人門口一一的描述,主人說:雖然他是我的僕人,可是像個我的親身小孩,得來不易啊!要五百克黃金你有嗎?若沒有你真的還是喜歡他,就跟他一起當我的僕人也可以的。她只剩有一百克而已,很無奈。

貝瑪拉密札Vimalamitra 無垢友尊者

貝瑪拉密札Vimalamitra 無垢友尊者
大師出生於印度的大象林,天資聰穎,在七歲時,開始學習基礎文學。而當年紀稍長學習佛法時,因宿慧深厚,對於所學都極易通達。在他修學佛法五大明的課程時,一門學科便同時有三位老師教授,因而五門學科便有十五位老師。二十一歲時,就取得班智達學位,不僅通達三百六十種語言,而且精通以《般若經》為主的所有三藏經典。
   之後,大師學習密續,依止了一百六十位上師。其中所習得的最主要法門,是從師利星哈上師Shri Singha之處所接受的《甘露功德續》等所有密續,並且依著教理實修,證得大圓滿殊勝成就。當時北印度有五百位班智達,是由被稱為恩扎菩提的卻冏貢波所供養護持,其中最為出色的成就者,即是貝瑪拉密札大師Vimalamitra
   當時是公元八世紀,正值西藏國王赤松德贊Trisong Deutsen極力推廣佛法的時期,不僅修建桑耶寺,同時也迎請了許多印度高僧至西藏。有一天,國師娘登增桑波在禪定境界中,見到大師是五百位班智達中最優秀的學者。於是,國師建議國王:「目前若想廣弘佛法,當務之急是迎請像貝瑪拉密扎大師Vimalamitra一般,不僅精通金剛乘教理,而且證悟大圓滿的成就者到西藏來,佛法事業才能順利建立並推展。」
   國王欣樂地應允了國師的提議,便派遣了嘎哇巴則及冏榮陸益蔣參二位譯師,束裝前往印度迎請貝瑪拉密札大師。這二位譯師遵照著國王的旨意,前行至印度拜訪恩扎國王,並將藏王的供養金及信件都呈獻給恩扎國王。國王對這件事感到歡喜不已,特別善待這兩位遠從西藏前來的賓客,引領他們前去拜見班智達們。
   就在二位譯師見到大師的身形相貌時,內心深處生起強烈的信心,虔敬專注地望著大師,無法言語。稍後,恩扎國王向大師轉述赤松德贊國王的意旨。大師對著國王說:「依止貝瑪拉密扎的國王,如果您能放行,那麼我便能利益藏民。」在恩扎國王允諾之後,大師便帶著一本深奧的密義精書及一位侍者,步行到西藏。
   然而,就在大師動身前往西藏後,在印度境內有很多人都夢見太陽從印度移到西藏的上空,使得印度境內變得一片漆黑,眾人對這個夢境皆感到困惑又擔心。有位女子針對這個夢境指出:「前些日子有兩個西藏人,到皇宮拜見國王,並將我們尊貴的貝瑪拉密扎大師以及深奧的佛法帶到西藏去了。這個夢兆,一定是因為這件事引起的。大師和佛法被帶到西藏,是不吉祥之事,這將使得我們的國家墮入黑暗痛苦之中啊!」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願力不可思議

蓮花生大士是藏密的開基祖,亦是寧瑪派的傳承祖師,為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如來等身口意三密之金剛化現,名號「悲瑪炯涅」,藏人尊稱「咕嚕仁波切」,意即珍貴的上師。
         八世紀中,應西藏國王赤松德贊之請入藏,建桑耶寺,教授藏人學習翻譯之學,翻譯重要顯密經論為藏文。於赤松德贊及王妃依喜措嘉等有緣者,傳授無上密乘八法、普巴金剛等教法。創建顯乘經院及密乘道場,奠定西藏密乘之基。其後離開西藏,到羅剎國教化有緣。

願力不可思議   
      藏王赤松德贊、蓮花生大士與寂護大師,會一起興建桑耶寺,有著一段宿緣與願力:     
大堪布寂護藏王赤松德贊的請問,道出一段「宿世因緣」,此段「宿世因緣」涉及尼泊爾「大白塔」(夏絨卡秀佛塔;扎龍卡疏大塔Jarung  Khashor又稱為(滿願大佛塔)的興建,與及觀世音菩薩的度生事業。原來在很多「劫」之前,有一位養雞的婦人森弗那,育有四名兒子。一同發願要建做一做很大的佛塔。而這座佛塔,將會成為無數眾生朝拜之處,並成為諸「如來」塔,令眾生得到一個供養諸佛菩薩的殊勝機會。
如是地,養雞婦森弗那,連同四名兒子,還有驢、象的幫忙,開始建築這座大塔。他們把泥土運到工地,建好了地基,還把牆壁建到第三層。不分寒暑,建築工程不停地進行,大塔已建到頸部。就在這個時候,養雞婦發覺自己將不久人世,便對她的四名兒子說到:「兒子,你們要把這座大塔完成啊!如果你們能夠遵從我的願望,便會完成此生及來生的義利!」說完之後,便去世了。
            母親過世後,四名兒子為報答親恩和獲得功德,便遵從母親的遺願,僅速加添頂部以便完成整座大塔。四名兒子像以往一樣,帶著驢子和象搬運磚頭,一直繼續工作了三年才完工,前後共用了七年光陰。
           在完成這座「大白塔」後,四名兒子分別作出了祈願。首先長子作出祈禱:「我以清淨心和願力完成這塔之功德,願我轉生在北方邊境冰封的蠻夷國度,成為一個偉大的國王和護法。在五濁惡世中,正當五毒增長時,願我弘揚釋迦牟尼如來的教規,在那個地方建立佛陀的教法,並使之永垂後世。」 次子作出祈禱:「當我的兄長在冰封的蠻夷國度轉生為王及護法,正要建立佛陀的法寶,並且需要傳入教法基礎(即建立僧團)的時候,祈願我能夠以完成此塔之功德,轉生為一位比丘,成為一個大阿羅漢,剃度信眾為僧。」 第三子作出祈禱:「當我兩位兄長在冰封的蠻夷國度建立佛陀教法,而人民得以遵循佛法時,祈願我能夠以完成此塔功德,願我轉生為密法瑜珈士,保護我兩位兄長所建立的佛法。」  最後,幼子作出祈禱:「當你們三為轉生到冰封的蠻夷地域,一個建立教法,一個令它鞏固,一個保護它,祈願我能夠以完成此塔功德,轉生成為大臣,協助你們的事業。」
            大堪布寂護大師繼續說:「今天這四個兒子都分別轉世了。祈禱轉生為王的長子,已轉生為佛教護持者,就是大王您。祈禱轉生為方丈的兒子,已轉生成為現在的我,祈禱轉生為密法瑜珈士的三子,以轉生成為啤嗎森巴華Padmasambhava(即蓮花生大士)。祈禱轉生為虔誠大臣的幼子,已轉生成為現今大王之大臣雅龍巴梅赤謝爾就是因為過往這些清淨的發願,當因緣成熟時,這一切將會令我們能夠吉祥地相會的! 正因為過往殊勝因緣,所以大王必定能夠迎請啤嗎森巴華前來雪域(西藏另一稱號)弘播正法,並且能夠降服一切魔障的。」
            藏王聽後,如夢初醒。更加增強要派遣使者前往印度,禮請蓮花生大士入西藏的決心。 與此同時,為了避免那些信奉「笨教」朝中大臣的進一步刁難,大堪布寂護只好暫時離開藏地,前往尼泊爾繼續弘法。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