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龍欽巴尊者《六種危險》講記

龍欽巴尊者《六種危險》講記
    1、雖對佛法有信心,但未斷名利之心,終有變回世間法的危險,故當謹慎。
    2、雖依止靜處修行,但不具備出離心,終有散亂的危險,故當謹慎。
    3、雖生起了道驗之相,但未斷驕慢之心,終有魔障的危險,故當謹慎。
    4、雖集聚了眾人,但不具備悲心,終有業際顛倒的危險,故當謹慎。
    5、雖有極高的見地,但未斷貪執,終有成為佛油子的危險,故當謹慎。
    6、雖勤做利眾之事,但被私欲所縛,終有成為騙子的危險,故當謹慎。
龍欽巴尊者     不受他人控制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無有自由之奴僕;不成夫妻無聚之束縛;
  不成大人自在行正法;無有羈絆隨心所欲行;
  不立不能成辦之誓言;惡業軍隊苦海未湧現。如是自由諸眾當生喜。
  作為修行人,我們應該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空間,如是不受他人控制之法有六種:
不可成為無有少許自由的奴僕。因委身奴僕者,成日為主人忙忙碌碌,完全失去修法的機會。
不要組成夫妻關係,因為冤緣的組合與相聚,不會有安寧的時候,許多夫妻往往都是在吵鬧打罵中度過辛酸而又痛苦的歲月,故當解開這無情的束縛。
不要成為富有名份的大人物,如所謂的大管家、大法師、大官員等,他們經常都會忙碌於種種事務而少有自己修行的時間,因此遠離此諸障礙的我們應當默默無聞、自由自在地行持正法。
無有任何羈絆而隨心所欲地行持種種應修法門,這樣一切所欲皆能圓滿成辦。
無論我們發什麼誓言,之前都要仔細觀察,深深思維,事事都要量力而行,如是之故則所發誓言都能一一成辦。
應了知當我們往昔的業力現前時,其勢就像浩蕩大軍來臨般難以抵擋,定會身不由己地感受無量痛苦。唯有在這般苦海尚未湧現的前提下,身心才會自由,也能極其調順,無論修什麼法都沒有阻礙。如是遠離一切違緣之我等行者應當生大歡喜心,精勤聞思修行。
◎ 如何修佛法才有意義
 喀喇共穹格西說:“雖然受持了皈依到密乘之間的一切律儀,但如果沒有看破、放下世間法,也無有利益。”
 有些人天天學戒,但相續中有沒有大乘皈依戒、有沒有菩提心,這很難說。行為上的訓練固然好,威儀如法,看起來也莊嚴,的確讓人生信。不過,若是從解脫的高度來看,如果看不破、放不下,行為上再如法,也沒有太大意義。
 “雖然恒常為他人講經說法,但如果沒有息滅我慢,也無有利益。”
 講經說法的功德固然很大,但如果“我慢”也跟著大起來,那講得再好,也沒有意義。
 “雖然精進向上,但如果將皈依法置之不理,也無有利益。”
 有些人天天講高法、大法,求灌頂,也可謂“精進”。然而,如果相續中連皈依三寶的定解都沒有,那就跟外道一樣了。作為佛教徒,首先應該有的,就是對三寶的堅定信心,因為這是佛法的基礎。若不重視這個,修任何法都沒有意義。
 “雖然夜以繼日精勤修善,但如果沒有以菩提心來攝持,也無有利益。”
 哪怕你三步一拜朝拉薩、三點起來念佛、終日念經誦咒,但如果從來沒想過眾生,就算你求的是解脫,功德也不大。哪怕你閉關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輩子不出關,但沒有菩提心攝持的話,也都沒有意義。
 這裡所謂“沒有意義”,不是說不能種下善根,而是說,無法因此獲得成就、度化眾生。
 這些都是修法的關鍵!我們要修法,就應該依止這種教言。因此,希望大家都不要忽略這部《大圓滿前行》。對某些道友而言,可以說,已離開法本很多年了。得是都得過的,但一直不看的話,法本是法本、你是你,你們之間就是千山萬水之隔。
 總之,修佛法一定要抓到關鍵,這樣修才有意義。
以菩提心的動機來實修教法     
     禮敬法語!就輪迴的因來說,以我執的無明為主,之後產生五毒的煩惱,因此就投生六道各種不同的處所之中,受到各種不同的痛苦。例如:以嗔恨為動機之後,身語意所造作的惡業,會投生在地獄之中,以貪戀為動機,身語意所造作的慳吝業力,就會投生在鬼道之中。
  如果內心的動機是以愚癡為主,身體和語言所造作的惡業,就會墮入畜生道中,如果心的意念以嫉妒為動機,身體和語言所造作的惡業,就會導致阿修羅道的果報,如果以傲慢為動機,所造作的惡業,就會投生在天道和人道之中,若是以五毒為動機,所造作的惡業果報出現,因而受到異熟果報的壓迫,這是輪的痛苦。
  現在一切眾生在三界之中而言,一切眾生投生在六道各個處所,依於三毒,五毒煩惱投生之中,例如在地獄道中熱地獄的眾生,會受到強烈炙熱的痛苦,鬼道的眾生會有饑渴之苦,畜生道的眾生會有愚癡之苦,互相啃食對方的痛苦,修羅道的眾生會有鬥爭之苦,人道的眾生會有生老病死四大苦,天道的眾生會有衰損墮落之苦。
  這一切的眾生都在痛苦的範圍之中,一切眾生沒有邊際,他們希望得到的是快樂,而快樂的原因是什麼?是善業這一點卻不知道,想要避免的是什麼?是痛苦,痛苦的原因是什麼?是不善業。這一點,不善業應當斷除,而不能在愚癡之中。因此,他所追求的目標和求得目標的手段是互相背道而馳的,這樣在三界輪苦海的眾生,有如墮入火坑一樣,受到無邊得痛苦,卻不知如何脫離。
 思維所有一切的眾生在輪之中,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當他們做我們父母的時候,跟現在的父母完全相同。我們都關懷自己的父母親,慈愛自己的父母親,對於這些在輪苦海中,曾經做過我們父母親的眾生,也應當如此的關懷。因此,思維滿虛空如父母般的眾生,能夠快速離輪的苦海,安置他們到無上正等正覺究竟安樂的佛果。
 為了這個原因,入教法的實修,以菩提心的動機來實修教法,之後,思維引導遍滿虛空如父母般的眾生,迅速脫離三界輪的苦海,將他們安置到一切智以及安樂的佛果,發起如此菩提心的思維,之後做教法的實修,都是大乘的教法。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