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佛問只尸:「你用哪幾種方便來調伏野馬呢?」

《六祖壇經》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菩提般若之智雖是本具,卻被無始劫來的妄想、執著所蒙蔽,於是在順境或逆境中,隨著妄想、執著,放縱身、口、意三業,造諸惡業,沉淪生死,無有出期。
     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當時有一個村落住著許多專門調伏野馬的調馬師。一日,有位名叫只尸的調馬師,來到佛所拜見佛陀,稽首頂禮之後,退坐一面,便說:「世尊!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有我才能以善巧方便調伏野馬,再也找不到一個與我能力相當的人了!即使是狂逸難調的惡馬,只要經過我的研究觀察,不久便能發現牠的優缺點。然後,我便能依照這匹馬的特性來調伏牠。」
     佛問只尸:「你用哪幾種方便來調伏野馬呢?」只尸回答:「我用三種方便來調伏馬兒,一是柔軟調伏,二是剛強調伏,三是以剛柔並濟的方法來調伏應該被調伏的馬兒。」
    佛再問只尸:「如果你用這三種方便調伏馬兒,但馬兒仍不能被調伏的話,你會怎麼做呢?」只尸說:「如果還是沒辦法調伏的話,這匹馬就沒有用了,把牠殺掉就好了,以免讓我失了面子。」
     接著,只尸問佛:「世尊是無上調御丈夫,請問您用哪幾種方便來調御人呢?」佛說:「我跟你一樣,也是用三種方便來調御人,一是柔軟調伏,二是剛強調伏,三是剛柔並濟來調伏人。所謂柔軟調伏,是為他開示:『這樣是身善行,這是身善行的果報;這是口善行,這是口善行的果報;這是意善行,這是意善行的果報。身、口、意三業行善,果報就是人、天道,名為生善道。』
  「所謂剛強調伏,則為他開示:『這是身惡行,這是身惡行的果報;這是口惡行,這是口惡行的果報;這是意惡行,這是意惡行的果報。身、口、意三業行惡,果報就是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
  「所謂柔軟、剛強兼調者,是為他開示:『這樣是身善行,這是身善行的果報;這是口善行,這是口善行的果報;這是意善行,這是意善行的果報。這個果報就是人、天道,名為生善道。這是身惡行,這是身惡行的果報;這是口惡行,這是口惡行的果報,這是意惡行,這是意惡行的果報。這個果報就是地獄、畜生、餓鬼道,名為墮惡道。』」
  「世尊!如果用這三種方便都無法調伏的話,世尊還會怎麼做呢?」
  「只尸!如果用這三種方便都無法調伏的話,我就殺了他,免得讓我失了面子。」
    只尸說:「世尊!如來不殺生,可是您卻說要殺了他,這是什麼原因呢?」
  「只尸!你說的是事實,在如來法中,殺生是不清淨的,如來是不會殺生的。然而,凡是應該被調御的人,用柔軟、剛強和剛柔並施的方法來調伏都沒有用的話,如來將不再與之交談,也不會再教誡他。只尸!不再與他交談,也不再教誡他,不就等於殺了他一樣嗎?」
  「世尊!確實如此。不再與他交談,也永不教誡他的話,他真的就像是徹底地死了。世尊!我從世尊的開示中,了解到身、口、意善行的可貴,從今天開始,我將遠離諸惡、不善業,發心修三業善行。」世尊讚歎只尸的發心後,只尸頂禮佛足,歡喜而去。
摘自:《雜阿含經》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皈依三寶! 輪迴無常之現象,乃是難逃甚深之業海。哀哉業力牽引諸眾生,加持苦海終有一日盡!


無明業報牽引諸眾生,欲得快樂種下受苦因。
哀哉未識方便諸眾生,心執業報蒙蔽祈淨化!
自私欲念客我執獄中,我等如鹿重返陷阱地。
哀哉無知迷妄諸眾生,早脫輪迴巨坑祈加持!
難以逃脫六道業報城,猶如水車輪轉無休止。
哀哉難逃輪迴諸眾生,六道輪迴永斷祈加持!

見證無數生老病死苦,無動於衷不懼不求離。
暇滿人身散漫中度過,無常及死常念祈加持。
不曉無常諸事難倚賴,依然貪愛執著輪迴境。
渴求快樂人生苦中過,願斷貪執輪迴祈加持。
無情世間將被水火毀,有情眾生身心終離散。
春夏秋冬四季皆無常,心底生起厭離祈加持!

去年今年四季始末時,日夜每刻時辰均無常。

如能深思即知死將臨,勇猛精進修行祈加持。
閒暇圓滿人身極難得,惜哉未識佛法空回眾。
死神擊打疾病加諸時,心識生起惜時祈加持!
哀哉此生珍貴慈悲主,祈願具足大悲之勝者
今即加持接引弟子等,永離六道輪迴苦痛淵!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