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修持十善- 三上道的業報


純淨的身、語、意,以便產生『上道』
措嘉佛母問上師一個人要怎樣修持十善,即應採取那些對十惡的對治法?
上師答道:十善有四個主題:
一、要義是純淨的身、語、意,以便產生『上道』。投生在輪迴中的上三道:人、阿修羅、天。
二、『善行』的定義,是指一個已獲得暇滿人身的人,以正確行止產生想要的快樂結果。
三、善行的分類和十惡完全相反:救生、慷慨好施、生活純正、誠實無偽、調和糾紛、謹慎柔語、言之有物、愛一切眾生、出離、對業果和了義沒有懷疑。
四、以下是十種善緣,幫助你維持心續中的善念:對正法有信心、保持自愛與良知、戒除賭博和爭吵、避免參觀市集、始終行為誠懇、摒除怠惰、不與損友為伍、身語意的調柔、培養四識住指識住於色、受、想、行中而不可分),特別是將你的心專注在聖者之道上。
                          措嘉,若能這樣做,毫無疑問地,將會得到三上道的業報。
身之三業
修行護佑生命,不殺生命是獲得健康長壽的直接因素修行佈施財物,不偷他財是感得具足受用的直接因素   
修行行為端正,不行邪淫是常常夫妻美滿的直接因素
口之四業
修行言談忠實,不說妄語是受到眾人稱讚的直接因素修行平息爭吵,不談兩舌是受到眷屬恭敬的直接因素
修行談吐文雅,不說惡口是恒常聽聞悅耳的直接因素修行言必有義,不談綺語是語言具有威力的直接因素
意之三業
修行隨喜他福,遠離貪欲是常常如願以償的直接因素修行顧念他人,遠離嗔恨是生起慈悲之心的直接因素    
修行信仰三寶,遠離邪見是建立正知正見的直接因素

無欺皈依處- 將心轉向內在,深刻思索佛法的義涵,直到它浸潤整個生命為止

如我們所了解的,輪迴除了苦之外無他,因此我們要下定決心從中解脫然而,為了真正地做到,我們需要幫助。我們能獲得幫助的唯一希望,在於依止一位完全證悟、已自輪迴中全然解脫之人。這就是巴楚仁波切向佛陀悲心的化現--觀世音菩薩祈請的原因:
阿!吾唯一怙主慈悲藏,根本上師護法觀世音!語之精華妙法嘛呢咒;從今無有他想唯依汝!
觀世音菩薩是一位完全證悟的佛,為了利益眾生而示現菩薩身。諸佛的本性同一,其悲心的化現便是觀世音菩薩。既是諸佛悲心的化現,觀世音菩薩也是一切諸佛菩薩的本源,因為慈悲是證悟成佛的最根本,觀世音菩薩便是悲心的本尊形相。觀世音是佛,觀世音是法,觀世音是僧;觀世音是上師,觀世音是本尊,觀世音是空行;觀世音是法身,觀世音是報身,觀世音是化身;觀世音是阿彌陀佛,觀世音是蓮師,觀世音是聖救度母(Arya Tara);總之,觀世音菩薩即是我們的根本上師。如同百川匯流於一座橋下,觀世音菩薩是諸佛的總集。接受他的加持,就是接受諸佛的加持;了悟他的本性,就是了悟諸佛的本性。
在此黑暗時代,觀世音菩薩化現為蓮師。由於他發願要特別利益這個時代的眾生,其智慧、悲心和力量比其他任何諸佛還要迅速。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無數:國王、善知識、凡夫、野生動物,甚至山、樹、橋等,任何能圓滿眾生需要的形相。即使是酷熱天氣裡吹過的一陣涼風,或病痛中片刻的舒暢,都是觀世音菩薩悲心的顯現。     
同樣地,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美吽(OM MANI PADME HUM),是諸佛慈悲智慧的音聲顯現。其中涵攝了佛所教授八萬四千法門的精義。持誦這個一般所稱嘛呢咒 (mani) 咒語的大利益,在佛經和密續中一再被提及。持誦六字大明咒即圓滿了菩薩的六度,並能穩固地杜絕任何投生六道的可能性。這是個簡單的修法,容易瞭解,所有人都能修持,也包含了佛法的要義。如果你把嘛呢咒當做快樂與痛苦時的皈依處,那麼觀世音菩薩將一直與你同在。你將不假造作地愈來愈虔誠,自然生起對大乘之道的所有了悟。
根據《寶篋經》(Karandavyuha-sutra)的記載,持誦一億遍嘛呢咒,你身上無數的活有機體將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在死後,即使是屍體荼毘的煙,都能保護吸入者免於轉生三惡道。

以堅定不移的信心與恭敬心開啟皈依之門


修行皈依三寶     修行皈依佛,佛是大殿裏見到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佛像修行皈依法,法是三藏十二部等等甘珠爾及丹珠爾的佛經 修行皈依僧,僧是藏傳和漢傳、大乘小乘的所有出家修行者修行皈依佛寶,佛寶是具有三身五智之本體,即是圓滿導師修行皈依法寶,法寶是具有教法證法之本體,即是圓滿正道修行皈依僧寶,僧寶是具有覺醒證悟之本體,即是圓滿伴侶
皈依之基礎        皈依三寶是所有大小乘的基礎,是學修佛法的入門和全部戒律的根基。
    需要皈依的原因是畏懼輪回痛苦,而只有三寶才能夠從輪回苦海中救出來,不皈依三寶則脫離輪回無望,因此,為了從輪回痛苦中解脫出來,必須皈依三寶。
 畏懼的物件總的來說就是六道輪回,輪回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死兩件大事,生死二苦的根源是有漏之業和所有煩惱,所以,應該視有漏業和一切煩惱為敵人。

     能開啟一切正法之門的就是皈依,開啟皈依之門的是信心。皈依之初於自相續中生起穩固的信心非常重要。皈依前要先瞭解皈依的因「信心」,若無信心就不具足條件皈依佛門和三寶。皈依的因— 信心  ( 淨心、  樂心(欲心)、 勝解心(誠心)、不退轉心) 共為四。
淨心:  具此心,每見佛像、僧眾或佛塔等,心中自然生起恭敬、清淨和歡喜心。一般人容易有此心卻難有不退轉心,而接受皈依一定要有不退轉心,否則無法圓滿持守戒律。
樂心(欲心):  見六道輪回圖或地藏經所述地獄諸苦,聽聞善知識開示或見三惡道的苦,生起想遠離三惡道、輪回諸苦的心;聽聞佛陀、佛法或淨土諸功德生起歡喜心,欲得諸佛圓滿功德,如此依一個目的而皈依佛法的心,就是樂心。
勝解心(誠心)知道皈依佛門、祈求諸佛和學佛後不會墮入三惡道,對佛、法、僧三寶所具殊勝功德具有強烈的信心和決心,此即勝解心。具此心,遇到任何困難都只求三寶加被,不會他求,心也不為其他所動。
不退轉心:  即堅定的心。若具勝解心,碰到任何利誘、獎賞等,對佛法有時仍會心口不如一。但具不退轉心,就算生命面臨困境,也不會失去三寶和戒律,言語不會批評、譭謗佛法,臨命終對佛法的心亦不退轉心,此為最勝者。不僅如此,而且現量證悟實相勝義諦也唯一依賴于信心。
在經中說:“舍利子,勝義諦唯以信心才能證悟。”依靠所生起的不共信心,上師三寶的加持融入自相續後,自相續中便會生起真實的證悟,並且見到實相真實義時,對上師三寶會真正誠信不疑,生起不共的不退轉信心。所以說證悟實相與勝解信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以堅定不移的不共信心與恭敬心才可能開啟皈依之門。

人死亡之後至投胎再生



人死亡之後至投胎再生(或成鬼)的詳細過程<轉戴>



引言:在業風的席捲下,你(死亡後的受生中陰——中陰身)將到達未來的父母親正在交合的地方。看到他們,你的情緒立刻被拉住了;由於過去的業緣,你自發性地感到強烈的執著或嗔恨。對母親的嚮往和喜愛,以及對父親的憎恨或嫉妒,將導致你轉生為男嬰;反之,則將轉生為女嬰。如果你屈服於這種強烈的情緒之下,不僅將會轉生,可能還會因為那個情緒而被帶到三惡道去………… 如果你能夠成功地把心導向於人道,便完整地走了一圈。你再一次進入此生的自然中陰。當你看到你的未來父母在交合時,你的心不由自主地被拉進去,入胎投生(通常會有許多的中陰身圍在交合的男女周圍爭搶機會,但只要一個中陰身——往往是和這對男女最有前緣者——搶到這個機會進入,其它中陰身全都痛苦而去)。這象徵受生中陰的結束,而你的心將快速地重新經驗分解的過程和地光明的現前。然後,完全證得的黑暗經驗再度生起,同時進入新的胚胎。因此,生命結束于地光明,也開始于地光明。

對於修行者而言,即便在生前沒有證悟解脫(脫離六道輪回),在死亡階段是很容易解脫的,死亡後將經歷臨終中陰、實相中陰(法性中陰)和受生中陰,前兩個中陰階段都有機會獲得解脫(若有上師或同修協助就更容易了),否則,就會走到第三個階段:受生中陰。

對大多數人而言,死亡的經驗是指在死亡過程的盡頭,進入一個湮沒消失的狀態。內分解的三個階段,可以快到三彈指頃。父親的白菩提(來自精子)和母親的紅菩提(來自卵子)在心輪會合,稱為「完全證得」的黑暗經驗生起。地光明顯現,但我們卻沒有認證它,因而進入昏迷的無意識狀態。這是第一次沒有認證出來,又稱為第一階段的無明,是本覺的相反狀態。輪回在死亡的瞬間稍為中斷,而這個時候我們又開始了另一輪回。法性中陰隨即生起,一閃即逝,沒有被認證出來。這是第二次認證的失敗,也是第二階段的無明。

這時候我們所覺察到的第一件事是「如同天和地又分開了」,我們突然進入死和另一期新生命之間的中陰身。這稱為受生中陰,是死亡的第三期中陰。

由於沒有認證出地光明和法性中陰,我們一切習氣的種子受到刺激而重新蘇醒過來。受生中陰介於這些種子的重新蘇醒和進入下一世胚胎之間。

在受生中陰的階段,因為心已經不再受到這一世肉身的限制或障礙,所以「受生」到不同境界的「機會」是無限的。這種中陰有外「存在」的意生身(mental body )和內「存在」的心。

受生中陰最顯著的特色是「心」扮演著最主要的角色,而法性中陰則是在本覺之內顯現,因此,在法性中陰之中,我們有光身;在受生中陰之中,我們有意生身。

在受生中陰的階段,心非常清明,也具有無限的活動力,但它所移動的方向,完全取決於過去業力的習氣。這時候,心在它逐漸展現的過程中,已經到達下一個階段:從最純淨的狀態(地光明),經過它的光和能量(法性中陰的顯現),進入受生中陰階段,心展現出更具體的形式。在這個階段所發生的事,正好是分解過程的相反:風大再度出現,同時,與貪、嗔、癡有關的思想狀態伴隨著風大而來。然後,因為過去業報身的記憶在我們的心中仍然歷歷如新,就會形成「意生身」(也就是某些活人能看到的,所謂的鬼——鬼有很多種類)。

意生身

受生中陰的意生身有許多特色。它具有一切知覺作用,它是相當輕靈、透明和活動的。它的知覺力,據說是我們活著時的七倍。它也具有最基本的清晰覺察力,那不是在意識控制下的覺察力,但意生身能閱讀別人的心識。

首先,這種意生身的形狀類似生前的肉身,但沒有任何缺點,而且是青壯期的俊美肉身。即使你在這一世殘廢或生病,在受生中陰階段仍然會有完美的意生身。古代的一個大圓滿法門告訴我們,意生身大約像八到十歲孩童的大小。

由於概念性思考的力量(又稱「業氣」),意生身無法保持靜止不動,即使一刹那也辦不到。它不停地移動,只要一起念頭,就可以毫無障礙地隨意到任何地方。因為意生身沒有肉體,所以能夠通過牆壁或高山之類的固體障礙物。

意生身能夠看穿三維空間的障礙物體。但由於缺少肉身的“父親白菩提”和“母親紅菩提”,所以面前不再具有日月的光芒,只有一道微弱的光照亮跟前。意生身可以看見其他的中陰身生命,卻無法被活的生命(如我們普通人)看見,除非是那些由於精深禪定功夫而有天眼通的人,所以,我們可以和中陰世界裡的許多旅人、那些比我們早逝的人有短暫的會面和談話。

意生身因為有五大構成因素,所以我們會認為它似乎是固體的,而且還會感覺到饑餓的煎熬。中陰教法說,意生身以氣味為食,並從燃燒的供品攝取養分,但它只能享用特別以它的名字祭祀的供品。

意生身的心活動速度極快:念頭連續以高速度來到,我們同時可以做很多事。心不斷形成固定的模式和習慣,尤其是對於經驗的執著,以及認為經驗終究真實不虛的信念。

中陰身的經驗

在中陰身的頭幾個星期,還有自己是男人或女人的印象,一如我們的前世。我們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我們回家去會見家人和親愛的人。我們試著對他們講話,摸他們的肩膀,但他們並不回答,也完全察覺不到我們的存在。儘管我們想盡辦法,還是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當他們為了我們的死亡而哭泣,或傷心地呆坐時,我們只能無力地看著。我們試著使用自己生前的物品,卻一點用都沒有。飯桌上已經沒有我們的位子,而親友正在處理我們的物品。我們覺得憤怒、受傷和挫敗,《中陰聞教得度》說:「就像魚在熱砂中受苦。」

如果我們非常執著自己的肉體,甚至會嘗試重新進入肉體或在它的四周留連不去,結果卻徒然無功。在極端的例子裡,意生身會在它的物品或肉體旁邊徘徊好幾個星期或甚至好幾年,竟然還未察覺自己已經死了。唯有在知道自己沒有身影,在鏡子裡面沒有反射,在地上不留下足跡時,才終於瞭解自己已經過世。承認已經去世所帶來的驚嚇,足以令我們昏厥過去。

在受生中陰裡,我們會重演過去世的一切經驗,重新經歷各種很久以前的生活細節,再度造訪所有的地方,甚至如同上師們所說「只不過吐過一口痰」的地方。每七天我們都會被迫再次經過死亡的痛苦經驗。如果是安詳去世的,就會重現安詳的心境;如果是痛苦去世的,也會重現痛苦的心境。請記住,這時候的意識是活著時的七倍強度,在受生中陰的快速階段中,前世的惡業全都以非常集中而混亂的方式回來了。

我們不安而孤獨地漂泊在中陰世界裡,就好像夢一般地狂烈,而且如同在夢中一般,相信自己有肉身,相信自己確實存在。但受生中陰的一切經驗都只是從我們的心中生起,由重現的業和習氣所創造的。

“四大”中的“風大”,再度吹起,誠如土庫烏金仁波切所說的:「我們聽到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的巨大聲響。有雪崩不斷掉下來的聲音、大河奔騰的聲音、熊熊烈火如火山爆發的聲音、暴風雨的聲音。」據說,當我們試著在恐怖的黑暗中逃避這些聲音的時候,三個不同的深淵(白色、紅色、黑色),又深又可怕,在我們的面前裂開。《中陰聞教得度》告訴我們,這些深淵就是我們自己的貪、嗔、癡。我們被冰冷的大雨、膿和血的降雹所襲擊;聽到聲嘶力竭、嚇人的哭聲;被吃肉的魔鬼和猛獸所追趕。

我們被業風無情地吹得東倒西歪,無法固定在地面上。《中陰聞教得度》說:「這時候,可怕的、無法忍受的、強烈漩渦的、巨大的業的龍捲風,從背後驅動著你。」我們完全被恐懼所征服,就像蒲公英的種子在風中被吹來吹去,我們無助地在中陰的幽暗世界中遊蕩。我們又饑又渴,苦不堪言,到處尋找庇護所。我們心中的念頭分分秒秒都在改變,《中陰聞教得度》說:這些念頭把我們投射出去,「就像從彈弓射出一般」,進入集的境界。心中生起想要擁有肉身的渴望,卻找不到,使得我們更加痛苦。

這整個景象和環境都是由我們的業塑造而成,就好像中陰世界中,可以由我們的無明所產生的夢影像所居住。如果我們生前的習慣性行為是正面的,我們在中陰身的念頭和經驗就可以摻雜喜悅和快樂;反之,如果我們生前曾傷害到別人,我們在中陰身的經驗必然是痛苦、憂愁和恐懼。因此,西藏人說,漁夫、屠夫和獵人在中陰身時,會受到前世所殺害者的恐怖形象攻擊。

研究瀕死經驗細節,尤其是研究瀕死經驗中常見的「生命回顧」現象的人,曾經自問:「我怎能想像毒梟、獨裁者或納粹暴徒在中陰身階段的恐怖經驗呢?」「生命回顧」似乎顯示,我們在死後會經驗到與我們直接或間接有關的「一切」痛苦。

受生中陰的長短

整個受生中陰期間,平均長達四十九天,最短是一個星期。情況各有不同,就好像現在有些人可以活一百歲,有些人年輕時就去世。有些人甚至會陷在其中,成為精靈或鬼魂(很多年無法投胎)。敦珠仁波切常常說,在中陰身的前二十一天,亡者會有強烈的前世印象,所以這是生者能夠幫助亡者的最重要時段。過了這個階段,下一世就慢慢成形,變成主宰的影響力。

我們必須在中陰身等待,一直到與未來的父母親產生業緣。我有時候把中陰身想成過境室,在轉到下一世之前,你必須在過境室等待,有時會等上四十九天之久。但有兩種人不必在中陰身等待,因為他們的業力強度可以把他們立刻吹到下一世。第一種人生前過著大善和精進的生活,他們的心識在修行中已有良好的訓練,因此他們的證悟力可以把他們直接帶到善道轉生。第二種人生前過著大惡和墮落的生活,他們會迅速下墮到三惡道轉生。

審判

有關中陰身的某些記載,提到審判的場面,這是一種「生命回顧」的景象,類似世界上許多文化中的死後審判。你的善心,化成白色的守護天神,充當你的辯護顧問,重述著你生前的善行;你的壞心,則化成黑色的魔鬼,提出控訴的案子。善行和惡行分別用白色和黑色的石子來代表。主持審判的「死亡之神」就向業的鏡子諮詢,並做審判。

這種審判的場景,和瀕死經驗的「生命回顧」有著有趣的雷同。終極而言,一切審判都是發生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既是主持審判的人,也是接受審判的人。雷蒙·穆帝說:「有趣的是在我所研究的個案中,審判並非來自全然接受並且愛這些人的『光之生命』,而是來自被審判的個人內心。」(可見,閻王爺也是由心產生)

審判的場景也顯示,分析到最後,真正重要的是每一個行動背後的動機,我們逃避不了過去的行為、言語和思想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它們烙在我們心中的痕跡和習慣。這表示我們不僅在這一世,還要在來世為自己的一切身口意業負全責。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十項流入錯誤之法- 岡波巴大師

() 信心小而智慧大,就容易成為空言多舌者。

() 信心大而智慧小,就容易成為頑固不化者。
() 能努力精進但沒有真實口訣的人,就容易走入錯誤及過失之道。
() 最初如果沒有在聞思上用功夫,就會流入黑暗迷濛之禪定。
() 若不在智識和實證上痛下功夫,就會成為自以為是的學佛者。
() 若不在大悲心和善巧方便上努力,就會流入小乘。
() 若不在般若空性上力學精修下真功夫,一切所作所為皆屬生死輪回邊事。
() 若不粉碎世間八法之念,一切所作所為皆會成為世間法的裝飾品。
() 對一般凡夫俗子,若心有所求,則會顧忌眾多,連惡人的面孔都要看了。
() 如果自己的意志不夠堅強,不能善隱自己的功德和神通,就容易成為替惡人服務的紅塵法師。

“是執著束縛了你,只要放棄執著,當下就自在了!”-帝洛巴


金剛瑜伽母點醒他
   那洛巴在金剛瑜伽母的點醒,他的文采知識勝過他對佛法精神的瞭解之後,他不再被知識份子生活的愉悅所迷惑,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崇高的地位和寺院的生活形式。取而代之的,他找到了業緣註定的上師──帝洛巴,一位住在孟加拉自在的成就者(瑜伽行者)。  帝洛巴在以鞋子摑那洛巴的面頰之前,曾給那洛巴計十二項艱難的考驗,在那一摑之下,那洛巴證悟了大手印──那是內具的絕對實相。帝洛巴住在一條河邊,靠稻穀殘屑以及他親手捕捉到的活魚為生。那洛巴第一次遇到他是在河岸邊,那是一個早晨,帝洛巴披戴著破爛的棉布衣,眼睛充滿血絲。那洛巴頂禮後,繞行於自在的瘋狂瑜伽士旁,並恭敬地向他求法。
     你在尋求什麼,那洛巴?帝洛巴問他。
     我在找尋開悟的自在。這位班智達回答。
     你希望從什麼解脫,那洛巴?狂瑜伽士又問。
     尊主啊!我希望從各事各物中解脫。弟子回答說。
     不是外來的東西束縛糾纏你,那洛巴,帝洛巴斷言,是執著束縛了你,只要放棄執著,當下就自在了!
     聽到這些簡單的話,那洛巴頓悟了。之後,帝洛巴唱了一首歌:有執著處,就有痛苦;有偏見時,就有限制。觀念存在處,二元對立;二元分別,暗含無明。不要思維、計畫或尋求了悟,不外求物。清明而無垢,自覺自然生,並能療形勞。安住於不移、不造作,任運自成。
瑪爾巴是密勒日巴的上師。

修行所需要的只是更多的努力

     密勒日巴(1040-1123)是西藏最有名的聖瑜伽士,以及最受喜愛的吟唱詩人。他的《密勒日巴十萬歌集》,是九百年前在雪域的喜馬拉雅山野對弟子和擁護者所作即席吟唱的,至今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由於長期以野蕁麻裹腹,他的皮膚竟變成了綠色。
密勒日巴以獨自在山洞閉關數十年,只穿著一襲白衫,在一生中即悟道成佛而聞名。後十一世紀至今,做為一位法道行者的榜樣,他已經啟發了無數世代的出家眾與在家眾。密勒日巴的上師是瑪爾巴大譯師,他在印度學習修行了十七年,並將大手印的法教帶回西藏。
密勒日巴自己的弟子是岡波巴。岡波巴受禪觀中一位綠色身體的瑜伽士在他臉上輕吐唾液的加持後,便開始到處尋找他。西藏的酒叫嗆(Chang,是由發酵的青稞釀造的。在密續的灌頂中,經過加持的嘎巴拉(顱器杯)內裝滿的酒,通常是象徵智慧轉化的甘露。
第一次,當這個醫師比丘岡波巴遇見他生命中註定的上師密勒日巴時,密勒日巴供養他一個盛滿酒的嘎巴拉。岡波巴抗議道,喝酒是違反他的戒律的。密勒日巴(笑金剛)微笑地向他保證,最高的精神戒律就是服從上師的指示。就這樣,岡波巴毫不遲疑地,一口氣就把它喝乾了。當時,密勒日巴便知道這個比丘就是他的法嗣。經過幾年獨自在洞裏閉關修行,以及偶爾地造訪密勒日巴後,岡波巴終於完成了他的訓練,並準備離開上師。密勒日巴光著兩隻腳,放在他頭上加持。
岡波巴請求這位吟唱瑜伽士給予一個最後的指導。不過,密勒日巴只簡單地說:沒有什麼要教的了,所需要的只是更多的努力而已。然後,他就不再說什麼了。當密勒日巴最後一次對他大叫,想引起他的注意時,岡波巴已啟程離開,涉過了一條小溪。上師知道這一生再也看不到他這位法嗣了。
我有一個很殊勝的秘密法教。密勒日巴說:它太珍貴了,以致無法隨便給人。岡波巴回過頭來。密勒日巴突然轉身彎腰,把他的破衣衫撩起,露出像馬蹄一樣堅硬、疤痕累累的屁股。那是長久坐在堅硬的石頭上打坐所造成的。我的心子,這就是我最後的法教!他大聲叫著:認真去做吧!
岡波巴大師 (10791153)  亦常稱為達波.拉傑 (Dagpo  Lhaje) 為藏地達波區域的醫生。他是密勒日巴(1040-1123) 最出名的學生之一。在遇見這位大瑜伽士之前,他一直是噶當派的修行人。岡波巴將這兩個教派的教法合而為一。除了香巴舉外,所有其他的舉支派都起源自他的弟子,或是由他的弟子所傳。

心靈之歌--頂果欽哲仁波切


勿忘上師,時時祈請。勿隨妄想,善觀自心。勿忘死亡,堅持佛法。勿忘眾生,慈心回向。
--頂果欽哲仁波切 19895月 作於尼泊爾
祈請我的心識隨順教法,
祈請一切教法緣於正道,
並祈請一切幻覺悉變為智慧。

--頂果欽哲仁波切  1985年春於 加德滿都雪謙寺
六道輪迴和涅槃的一切現象,都像彩虹一般地現起,而跟彩虹一樣,它們並非具體實存。
--頂果欽哲仁波切 心靈之歌
在我無上上師面前,當他給我「秘密心精要」灌頂,我就許下宏願:棄絕世俗生活的一切活動,依佛法來修行,這個承諾深深地銘誌我心....
--頂果欽哲仁波切   於十三歲時所寫 

善用這一世難得的人身

   
    佛陀說:現在的你,是你過去所造;未來的你,是你現在所造。 
    蓮花生大士更深入地說明:欲知過去世,看看今世之所受;欲知未來世,看看今世之所做。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 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   
    當教法與你的內心深處相契合時,你才真正擁有了
    不管你的處境多麼艱難,你會發現你的內心寧靜、沉穩,充滿智慧和善巧,讓你免於淪為邪見的犧牲品。
    在此中,你會發覺有一個智慧嚮導,時時在旁邊給你忠告,支持你,喚起真理。
    但你還是會產生困惑,這是很正常的,不過其中最大的不同是:你不再以盲目的、執著的方式來面對它,而以幽默的、前瞻和慈悲的眼光來看待它。

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它能解脫自我的執著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尼泊爾滿願大佛塔之殊勝


蓮花生大士開示,伊喜措嘉空行母記錄     尼泊爾滿願大佛塔之殊勝 
敬禮三種佛身諸上師   敬禮不可思議法身無量光佛   敬禮如幻報身大悲(觀世音)菩薩   敬禮慈悲化身蓮華生上師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心所住的扎龍卡疏大塔    
   蓮師於陽火猴年猴月初十,在桑雅大寺向赤松德真和二十五弟子講述:
    往昔無數劫前,觀世音大士,誓願要令一切眾生解脫這世間的苦惱。解救了無數眾生脫離憂患後,便登上普陀落伽宮殿(Potala Palace)的頂部,心想已無餘令一切眾生解脫。 可是,當祂詳細視察六道的情況時,祂看見還有許多眾生如蠅附糞池地呆在惡趣中。菩薩心想,勢無可能救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海,不禁哭泣起來,滴下了兩滴淚珠,祂祈願,即使這兩滴淚,亦能幫助未來的眾生,克服憂惱。 這兩滴淚珠變化成為三十三天的因陀羅王(Indra,又譯作帝釋天)的兩個女兒,名叫『富婁那』天女(Purna)和『阿富婁那』天女(Apurna)。『阿富婁那』有次因偷竊花朵而觸犯天條。被懲罰到人間受生,成為尼泊爾的摩古達地區的一個飼雞者的女兒。被稱為『飼雞婦森弗那』,她生有四個兒子。
    森弗那積蓄了足夠的財富,養大兒子,並且供給教育,安排他們成家立室。然後她又從盈利中積聚了許多財富;她心想﹕「我從飼養殖業中獲得的儲蓄,已經讓我兒子成為受人尊敬的人。我將要建造一個大塔,作為一切佛心,亦即我內在聖性的外顯。祂將成為無數眾生朝拜之處,並成為諸如來金剛不壞靈骨的舍利塔。」她去謁見國王。她向國王頂禮,繞行,下跪、合掌懇求﹕『請大王批准我建造一個大塔,作為我內在聖性的外顯,作為無數眾生朝拜之處,作為一切佛心的容器,並作為諸如來金剛不壞靈骨的舍利塔。』

嚴冬的末法時代

為了自身與他人的利益,以佛法訓練自己。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欲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 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
無論日間或夜間,都要深入觀照你的心。倘若你的心續中有任何不善,都要從心靈深處由衷地放棄這個不善,而去追求善。
蓮師說:措嘉,如同嚴冬的末法時代中,人們將遭受如此苦痛:
王者的律法如夕陽般衰微,君王之子民的宗教戒條猶如絲結般破損。
世界各地的佛法學習與教授,將如飄落水面的雪花般隱沒;
思維與禪修佛法的行者會比晨星更為稀少;
以利他為目標的具德上師,將會像是被丟進深井的石頭般一一殞沒;
不同動物的物種會愈來愈削減,猶如收割季節的作物般被割離,成為過去世代的傳說。        
猶如渡船與橋樑的心靈教師,將會在這強大束縛的水域中絕跡;
有著良善特質的人們將會消失,猶如被颶風橫掃過的草與樹叢一般;
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將會如薄暮之影一般枯褪式微。
當那個時代來臨時,你好心說的話語將會被聽成指責與諷罵。
忠告他人要修行佛法時,他們會回說:你自己去修就好了!
教授到有關佛性的內容時,這些人根本錯失重點卻佯裝了解。
教他們要相信因果業力法則時,這些人會說:這不是真的,是虛妄錯誤的!
在那個時候,人們將會以殺生來維生;經商貿易時,人們會招搖撞騙做交易;
人們也好以衣著裝扮等提高他們的自信;人們會為了求取獎賞而殺人
人們以商品和財產作為主要追求目標。這就是將會來臨的時代。
措嘉啊! 趁年輕的時候努力修持是極為重要的 !在年輕的黃金時期卻不想修持是多麼愚癡啊!

迴向的滿願寶

頂禮上師本尊空行   
現在將要解說珍寶滿願藏, 亦即迴向善根的方式,極為眾多;你已積聚、將會積聚或隨喜他人的任何福德, 都迴向偉大無上的正覺。
             隨喜這為了利益某人達到證悟無上境界而決意迴向善根的心意吧!若要圓滿這點,其中必須具足三個要素:被迴向的善根、接受迴向者,以及迴向的念頭。
           對密咒乘行者而言,上師被視為清淨的福田,正如《吉祥密集根本續》中所描述:進行任何供養之前,其他的供養暫放一邊,先從供養自身上師開始,因為使上師歡喜,你便會因此獲得成就——  這全知的殊勝境界! 佛經中教導:僧伽是清淨的福田,正如《善德增長經》所說的:  其為一切法教之寶,其為一切法門之開啟者,所謂僧伽者,即是應受大眾供養的僧伽。
           一般來說,三寶被公認為清淨的福田,經中說道: 無師更勝於佛陀, 無依怙者更勝於法, 無福田更勝僧伽, 是故, 我供養三寶! 某部經典也說到:「小乘追隨者認為尊貴福田極為殊勝。舉例來說,若在優質的土地中播下種子(),並犁開土塊、施肥等等加以細心滋養,便會得到豐收的莊稼()。同理,福田若是極為清淨,所得到的果也會因此而倍增。」
           大乘追隨者則更為重視地位卑微的人,他們會支持或贊助殘疾者、受到排擠和沒有朋友的人。  某部經典提到:灰心喪志及沒有朋友的人,病者、殘者,老者、境遇不順或喪失心智者,  貧者、受饑者和乞丐等等,菩薩應該幫助這些沒有依怙的人。
           清淨的供養對象地位有高有低,針對較高位的供養對象而言,我們所供養的物品也包含了實質物品和觀想境。
藉由無上的普賢供養雲, 實質物品和觀想境等   廣大圓滿地展現在清淨虛空中;我們將內外密之無量供養,獻給您。
符經典中教導,布施物應該是未被惡行或錯誤謀生方式所沾染的必需品,以四重布施的方便給予居低位的受施者,經典中說道: 非竊盜之贓物,亦非寺產, 非有害之物, 而是被珍愛且令人歡喜之物, 且最好是(受施者)所需之物。
            此外,經典又說: 要幫助貧者與殘者, 以四重布施的方式,布施資財和種種令感官愉悅的物品。 不可布施惡行所得的物品或武器、 或者被不當收入所毒染的食物。
要像這樣敦促自己,以清淨心來供養清淨的福田。要對清淨福田生起信心,對低位者生起悲心,並生起證悟的覺醒心。 經典又說道:
受到信心和悲心的驅使,以證悟的心態(菩提心),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布施,藉由迴向和善願來引導布施行,以遠離概念的三輪來封存。 三輪為主體、客體,以及行為慨念。
  此外又說道: 懷著清淨的發心, 對所有清淨的對象,供養或布施最美好的物品, 將這些迴向給無上乘之勝境,並以遠離三輪來封印,這即是最殊勝的迴向。
            以此方式,以迴向的善德或善根,將布施對象、布施物和發心加以連結,而創造出福德資糧。 接下來,我們應該將這善根迴向給何者呢?它們應該被迴向給什麼因、或什麼果(目標)呢?  引述《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經》所說:「心之導引者菩薩,應將一切善德或善根迴向給圓滿遍知境,而非迴向給聲聞或獨覺境。」
            因此,要將善根迴向能證得圓滿遍知果位的成因,即全知的佛果位。說到作迴向的不同類型上師,蓮花金剛曾說: 已了悟見地之本然境界、 嫻熟禪修三摩地、擁有大悲菩提心和具德的種種徵相,如此殊勝的善知識   即是作福德迴向的最卓越上師。

回向和發願是一體

供養
我們種善根、修福德、做功德,要立即回向。若是沒有回向,就像一個很好的東西沒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費了。做功德首先有發心,中間有正行,最後有回向。發心就像頭一樣;正行就像身體、心臟、生命一樣;回向就像腳一樣。就像一個人要去一個地方,這個人要有頭、有腳、有身體才能到達。我們種善根、修福德、做功德的時候也是一樣。不管是為了得到人天的福報、羅漢的果位,還是想成佛,都要有回向的雙腳。否則,在通往成就的路上一步也走不了,你所做的功德不能成為你得到這些福報和果位的因緣。
回向可以保護我們的功德和善根。若是不回向的話,在相續中突然生起嗔恨心或者產生邪見,這個功德就會消失。我們的阿賴耶識是一個大銀行,它是法界銀行,法界所有的眾生都可以把自己的善根、福德、功德存在這個銀行裏。善根、福德、功德回向以後,就不會受到嗔恨心、邪見的損害。對於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非常重要。
功德存在法界銀行裏,利潤特別大,每分鐘都在增長,而且是無窮無盡的。留在自己的手裏,它不僅不會增長,沒有利潤,還不安全。善根福德的果報也是,若是沒有回向的話,享受一、兩次就會消盡。就像錢在自己手裏,花掉了就沒有了一樣。如果存上了,這個果報我們享受無數次也不會窮盡,直至菩提,直至成佛。

福德的積聚,完全視我們的信心及發心

積聚福德資糧
     正確的積聚福德資糧- 有三種積聚的物件;第一個是佛菩薩,他們是積聚福德資糧最至高無上的對象;第二個是那些曾在此生幫助過我們、善待我們的人,如:善知識、特別的朋友和一切曾利益我們的人;第三個是貧困需要財物或種種其他幫助的眾生,他們也是積聚福德資糧的對象。如果能供養佛菩薩,其所積聚的福德的是非常大的,他們是所能積聚最大福德的物件。即使所供的東西微不足道的,但由於物件很殊勝圓滿,所以也能積聚很大的福德。
      福德的積聚,完全視我們的信心及發心而定,如果具足信心,佛陀就存在;如果將發心供養的物件,例如佛像等,視為真正成就證悟的佛,則這就成為至高圓滿的對象。只要有信心地向佛像供養燈、花……等等,則這些佛像就是如實圓滿的物件。但如果有分別心,覺得此佛像樣子不好看,不莊嚴、我不喜歡,而喜歡另一尊……等等,一旦生起這種分別心,發心就不清淨了;不淨的發心,就會破壞供養時所能真正帶來的功德。
  
如果做供養時起了分別心,則不論供養時的物件為何,其所積聚的福德便很少了。所以,為了積聚福德,發心要盡可能的清淨,不要有任何分別心。假使在做供養時,覺得所供養的佛像很莊嚴,便會積很大的功德,這是由於對佛像產生歡喜心。但如果做供養時,覺得佛像不美,雖然佛陀不會因此感受就對我們生出好壞或喜惡的分別,但由於自心的不淨,便無法像喜歡佛像般積聚那麼大的福德了。
      如果對圓滿的物件以正確的方法來積聚資糧,不以希求心、競爭心或傲慢心來行供養,便可以積聚很廣大的福德。如果曾在過去供養過什麼珍貴的東西,但幾個月後就後悔了,覺得自己供得太多,由於這樣一個反悔的心,就把功德破壞了。所以做供養時,發心是第一重要,而非所供養的東西。
以身、語、意三門來積聚資糧  以身而言,例如,做禮拜、繞佛塔、佛寺、供養聖地……等等,或幫助建寺、舍利塔,給予勞力、財物上的支助,以及對父母、有恩的人提供種種幫助……等等,都是以「身」來積聚資糧的方法。「語」方面的資糧積聚,是指持咒、誦經以及說美善的話語等。 不管做了什麼樣的善行,其根本於我們的心態,也就是「意」。必須具備清淨的心,如果自心不淨,帶嗔怒和自傲的心去持咒、念經,雖則力量還是有的,但無法積聚資糧,因為心中充滿煩惱之故。這就是為什麼龍樹菩薩說,如果心存慈悲,要成佛、成菩薩就很容易了。

六度-『度』是能到達大涅槃—輪迴苦海的彼岸

六度祈願文
佈施  多施財物增福德,勤放他命延壽年,宣揚佛法開智慧,祈願眾生行佈施。 
持戒  惡莫作故離地獄,善奉行故升天堂,自淨其意得解脫,祈願眾生守持戒。
忍辱  轉化仇恨為友誼,甘受苦難修行道,聽聞空性生歡喜,祈願眾生修忍辱。
精進  立下誓言向善道,專心致志學正法,持之以恆修菩提,祈願眾生修精進。
禪定  行住坐臥活當下,隨時保持平常心,平心靜氣離妄念,祈願眾生修禪定。 
智慧  通達經典破無明,覺醒本性除執相,了悟空性證佛果,祈願眾生修智慧。
佈施並不只是送施財物,而是能放下對物質的貪欲佈施的真正意義是遠離貪欲,而不是懷著吝嗇之心施捨於人。
持戒並不只是斷惡行善,而是能生起對輪回的出離持戒的真正意義是表裏如一,而不是僅僅行為端正而已。
忍辱並不只是壓抑憤怒,而是能調伏內心的嗔恨忍辱的真正意義是包容仇人,而不是麻木造作的忍耐。
精進並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時時刻刻保持法喜精進的真正意義是法喜充滿,而不是執著於努力修持。
禪定並不只是得到平靜,而是能安住於本然的自覺禪定的真正意義是保持覺醒,而不是閉著眼睛什麼都不想。
智慧並不只是通達經典,而是徹底覺悟心的本性智慧的真正意義是建立正知見,而不是落入偏見。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種下出世解脫的善根

佛陀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在家的男女二眾,能種出世解脫的善根。「關」是關閉的意思,就是關閉眾生流轉生死的門,也就是關閉殺、盜、淫等八種罪過,使之不再犯,稱為八關。 「齋」,就是正午之後,不可再進食之意。八戒中,前七條為「戒」,後一條過午不食為「齋」,合稱為八關齋戒。用這八種管道,關閉八種罪過,得到清淨的戒體,此即八關齋戒的意義。       西藏的傳承,源於藏王松贊干布主修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八關齋戒法,他傳下來的法脈,稱為西藏傳承。        
     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居士,很多人雖然受戒修行,但因為自己業障習氣深重,所以修行精進不起來,常常懈怠、懶散。佛陀悲憫,特別為了我們這些業障習氣深重的人制定了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這麼短的時間裏,通過受持八關齋戒,嚴格精進地修行,誰都能做到。這種修法特別適合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的眾生。這樣循序漸進,使每個修行人都能早日走上解脫的道路。
       受持八關齋戒的時間,是在早上太陽沒有升起時。最好在上師善知識面前受戒,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自己在佛塔、佛像、佛堂前受戒。如果這樣的條件也沒有,可以觀想諸佛菩薩、上師三寶在自己的面前為自己受戒。會念儀軌就念一遍儀軌,自己發願受戒,就能得到戒體。不會念儀軌,就在心裏發誓發願受這八條戒,也等於受八關齋戒。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虔誠的心,以及為救度眾生而受持戒律,修持成佛的菩提心。   
       受持八關齋戒,只有一日一夜,時間特別短,所以要求也比較嚴格。我們要強制性地把這些惡習統統斷掉,這就是受持八關齋戒主要的意義和目的。我們接受戒條的時候,也發誓、發願了,我們要守護這些誓言和承諾。如果你沒有守護,反而輕易地違反了自己的誓言和承諾,那就有罪過。受持戒律的功德非常大,但是違反戒律的罪過也非常大,都要注意。
八關齋戒傳奇
       一天,有五百位天人一起來到祇樹給孤獨園。他們至誠頂禮佛陀,佛陀亦為他們宣說佛法大意,最後皆證得須陀洹果。阿難尊者見五百位天人因緣如此殊勝,便向佛陀請示原因,世尊於是將過去的因緣娓娓道來。
  在迦葉佛的時代,有兩位婆羅門跟隨國王去拜見佛陀。這時,有位優婆塞就勸發他們說:「今日你們有因緣跟隨國王來拜見佛陀,更應該把握機會求受八關齋戒。」婆羅門好奇地問:「受此齋法,有何好處呢?」優婆塞回答:「可以隨意所求,必如所願。」婆羅門聽了非常心動,於是就乞請佛陀為他們兩人受戒。

  受戒畢,其中一位婆羅門至心默禱:「願此受戒功德,令弟子來世生為天人!」另一位婆羅門也非常誠心地回向:「願此受戒功德,令弟子來生轉世為王,威震寰宇!」結束後,兩人便一起走回婆羅門的聚會場所。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金剛祈請文之釋意

藏音:杜松桑傑咕嚕仁波切      三世佛陀咕嚕仁波切   藏音:吳助棍答爹瓦千波下      一切成就之主大樂尊
藏音:巴切棍些敦杜札波札      障礙遍除威猛伏魔力   藏音:梭瓦爹梭親記拉杜梭      至誠祈請祈請賜加持
藏音:企朗桑威巴切夕瓦當      加持消除內外密障礙   藏音:桑巴倫記助巴金記羅      加持所願自然得成就
         蓮花心之莊嚴        金剛祈請文之釋意              敦珠仁波切
  嗡  薩瓦剃
      尊貴上師,當我們思及他時,如意珍寶(上師)便驅移我們的障礙,
我將述說我對金剛祈請文之意的一點瞭解。祈請文如下:
 【三世之佛,蓮花生大士,一切成就之聖尊,具足大樂者,驅移一切障礙,諸魔的忿怒降伏者。我祈請您,請賜予您的加持,請淨化外,內和秘密障礙,並加持我,令我自然地滿願。】  
  我現在闡明這些蓮花生大士自己的金剛詞的一點意義,所有烏金秋吉林巴的圓滿巖藏法中,透露的所有祈請文之精髓,依我的家族聖尊古米頓旺波的口耳教授,到貢嘻喇嘛多傑師利渣的(有系統)規則教法來解釋。
  “三世之佛,蓮花生大士,”
  外層,這表示珍貴佛陀們之中的極珍貴者,因為鄔金仁波切自已是過去,現在,未來示現的一切諸佛八之化身無分別的大善巧者。
  內層,它意味著上師是三根本中的加持根本,因為鄔金仁波切自已是所有心印,表徵(教傳,衣缽)和口耳傳承上師的共同智慧相。
  秘密層,它表示三身中的法身,因為法身是空性中三身和智慧無分別本性的殊勝本初示現。

怙主敦珠仁波切簡短生平故事( 1904~1987年)


故事
    1975年,藏曆2102年木兔年,那時,他在駐新德里的西藏之家主任都布姆仁波切的請求下,撰寫了以下這封自傳信:
    我是被稱作敦珠‧吉扎‧伊喜‧多傑 (Dudjom Jigdral Yeshe Dorje,無畏智金剛) 的流浪者。我在第十五惹迥的木龍年      ( 1904) 出生於貝瑪貴秘境。 家父堪拉.蔣巴.諾布.旺嘉是卡南王室的後裔。約莫3歲時,我被認證為偉大伏藏師敦珠的轉世。他的弟子接納我,於是我進入佛法之門。我的親教師們知道閱讀和書寫是知識的基礎,所以讓我不斷學習,確保我能背誦日常祈禱文和儀軌。他們教導我身、語、意的行為,要我永遠避免犯錯、應有正確行為。他們以歷史、故事、基礎原則等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導,讓我得以稍微睜開智慧之眼。
           隨著我的年歲和智慧增長,相應地,博學且了證的上師們接連以慈悲照顧我。我習得片段的文法、詩詞、星相、醫學和其他共通學科的知識。至於不共學科方面,我只研讀了幾部中觀的典籍、慈式(彌勒菩薩)的教法、《入菩薩行論》和三律儀方面的教法。特定而言,我主要關注的是咒乘寧瑪傳統的教傳、伏藏教法海中的成熟灌頂、解脫指示、密續論釋和深奧竅訣等。以金剛阿黎的十三大事業為始,其中包括關於各部修行的儀式、食子製作、嚴飾藝術、舞蹈、繪畫、唱誦、法樂等,我勤奮學習持明傳承的傳統,各方面皆無絲毫遺漏。我時而致力於修行,首先修持積聚和淨化的前行,接著修持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正行,包括近、修階段的修持,我盡己所能,精勤地聚沙成塔。
 無論我受過什麼佛法甘露,無論我學到什麼,都依據各地民眾的請求,盡己所能地教導並傳授。即使我非屬傑出學者中的一員,為了不拒絕別人的要求,並且希望或許能對教法有些微貢獻,著有《藏傳佛教寧瑪派教史》《藏傳佛教寧瑪派基礎》《藏地歷史》、關於《三律儀分別論》的論釋、對許多儀軌法系的修行指導手冊、閉關竅訣等等著作,被收編成二十多函的合集出版。我在著述時無任何期待或恐懼,留下這些著作做為學習上的成就。
感謝至尊上師們的恩慈,我的淨觀之眼並不盲目。我從未對其他教法或個人有任何惡意或批評,因而未曾造下捨棄佛法的惡業。我總是保持善心,沒有任何狡詐或虛偽。所以我毫不懷疑,確信自己算得上是我們導師大悲尊主佛陀四眾眷屬中較劣部眾的弟子之一。這是我──這位老瑜伽士生平故事的簡短摘要。
敦珠

怙主甲扎仁波切之忠告:應當決意不再需要任何事物

     捨世者言教—— 怙主甲扎(夏紮)仁波切之忠告 前行  修心大寶舟 2007/05/20 以下的教言,乃是偉大的捨世者,怙主甲扎(夏紮)仁波切,桑傑多吉尊者所作,他是偉大的堪布噶旺.帕桑(Khenpo Ngawang Palzang, 1879-1941)的弟子,是當今少有的大圓滿證量之巔峰的無比上師,是隱居深山的大圓滿修士之中的王者。
     我懷著恭敬之心,將此教言推薦給大家,但是,這些忠告對大家來說似乎很難實行,不過,某一天,你會感悟到這份教言的力量,請相信,它具有無比的加持力!
       南無上師!蓮華業緣力,大恩上師如意寶,請您住於我頂嚴,我向您祈禱!請您將立即解脫之加持賜予我,由此永離輪迴苦痛與三惡道!
          諦聽吧,聚集於此我的愛徒們,勿將心置於散亂,請如此思維:
     獲得人身之機遇——百中挑一,然而,現在你已經獲得了一個。假如,你不能修持莊嚴的正法,又怎能期盼下次獲得同樣機遇?思維你的肉身,乃是你的僕人,或者是——用來承載你的工具,不要把它在閒散中擱置一秒鐘,善加使用,身口意向善法飛馳!你也可以只用終生來追逐衣食,極為辛勞而不顧及苦痛的種子,但死時什麼也帶不走,深思吧!僅需能維持生計的衣食就足已!你盡可吃喝那些最美味可口的——大肉大酒,但明日早晨,它們無一例外的都轉為不淨物,此外,還會有什麼別的留下呢?因此啊!以存活生命之食物,樸素之衣服,滿足這些就可以。假如你不顧及、思維生死無常,會成為衣食與交際中的迷失者。那麼他們無法純淨的修持正法,修持停在願望上,遙遙無期啊!死亡來臨終遺憾,一切都晚啦!在輪迴六道之中沒有真的幸福,但我們只是觀察三惡道之痛苦,只要一聽到它們,你就會厭惡,那麼當你真正遇到時,怎麼辦? 甚至是,三善道之幸福與歡樂,也好像是覓得摻入毒藥之飲食,開始享受無比,後來招致毀滅!不管是什麼,經歷一切苦與樂,都是自己招致,他人無法替代,從你所作善行、惡行之中出生,一旦知道這點,自己行為重要!什麼該作、什麼不該,莫迷糊!依賴你自己的具德上師之教導,拋棄你的懷疑與誤解——是最好;而不應——僅是接受完諸多教導,卻從不——將其深入的進行到底。你們也許能獨處,隔身於世俗,但仍難切斷世法,貪嗔為伴侶,欲發樂於交朋友,遭敵招失敗,身陷各種世俗計畫與金錢交易,但這是——沒有比這更糟糕了!假如你缺乏「內心知足之財富」,你會想要一切「無用」的東西,最終死的比一個俗人還要糟糕,因為你甚至沒有修持一座修法。因此,將自心解脫於一切需求,財名地位是招引魔怨唯一之途,覓善之修士,跌入世俗利害心,因此切斷了與真實正法之連接,是故當心,應避免背離此教誨,約束自己於慎行,勤勉而行持,不要任由自心變得煩躁與動盪,坐於閉關的關房中,舒適安然!此即獲取「修持法財」之正道。

觀心,你是自己的守護神

 有句話說;“無上的三世佛啊!他們無法用甘露洗滌人世間的罪惡;也無法使用雙手替眾生化解世間的苦難,甚至是把自己的證悟賜予眾生。” 沒錯,這聽起來似乎讓人感到訝異和沮喪,但事實就如以上所說。

 我們總說,佛擁有著無限的仁慈、慈愛、和慈悲。佛,也擁有著無上的力量、甚至具有不可思議的無窮智慧,跨越時空地去普渡和愛護眾生。如果他們真的具有這些能力,那為何他們無法停止眾生在苦海中漂浮,又為何無法讓我們像他們一樣證悟呢?

 其實,不是佛陀忍看眾生受苦也不相救,如果真的可以用他的雙手拯救眾生,他那大慈大悲之心又怎會任由眾生受苦?只是佛陀他做不到啊!佛陀普渡眾生又豈是如此簡易。

 既然如此,為何我們卻又如此尊崇諸佛呢?因為,佛陀揭示了心之本然的真理,使我們從痛苦之中解脫出來。人人都有這個本然之心,卻一時被蒙蔽而無法彰顯;它是六道一切有情的根本。當我們洞徹自心的本然真性之後,我們便醒悟而證入圓覺;此後,我們便與諸佛無異了。

觀心,你是自己的守護神

 佛陀曾說:“倘若你能馴服自己的心,你將成為那非常珍貴又罕有的守護神。 ”

 修持佛法確是一道引導我們改善個人思維的途徑,它也能改變個人對世界的看法,關係與體悟。只要我們持續留意自己的心念,並嘗試減少自己內心所產生的侵略性及惡念的傾向,這一切的改變將會一一展開。

 我們必須觀照自己的心念。這是我們自身的責任。那些對佛法有興趣,並願意追隨佛陀腳步的人必須了解,“修心”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正因為我們擁有無數的念頭,我們便能夠在每個念頭升起的當下修行。倘若我們擁有負面的意念,我們應該至少把它轉化成中立的意念。中立的意念則將它轉化成正面的意念。這樣我們就能經由認清自己的意念來持續的改善自己。

 真正的修行者是以觀照自己的心念為修行重點。如此他們便能轉化自己的心。就如龍樹大師說,“輪迴只是我們的思維,如果能夠無念,就是真正的解脫。 ”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