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紐涅)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八關齋戒(紐涅)閉關之功德利益
「紐涅」是清淨罪業快速的法門之一
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也是修持紐涅的本尊。藏文字義中,「紐」是禁食行齋戒,「涅」是安住於此境,「紐涅」即安住於禁食齋戒的境界。經由紐涅的持受,更能深切體會飢渴之苦,令大慈悲心油然而生。「紐涅」不僅具調伏惡念,令吾等捨離諸惡業之不可數功德及法益,更可使行者身心安住於覺明體性之中,是指導、保護行人遠離八萬四千煩惱痛苦的殊勝修持法門!
藏傳佛教的八關齋戒修持紐涅,相傳緣自比丘尼帕莫之千手千眼觀音閉關而得。釋迦牟尼佛曾表示:「若有人在一百世中勤修布施,所積聚功德尚不及一日受持八關齋戒。」受持八關齋戒,應以清淨菩提心為動機,無論是閉關與護關者,皆能獲恆沙功德。根據觀世音菩薩的誓願,若誠心地如理如法完成一次,將永不墮三惡道。戒之深義,貴在保護行者的身、語、意免造諸惡業。
比丘尼帕莫
紐涅法門源自印度國王達瑪帕時代。國王達瑪帕的女兒拉敏卡千自幼深體輪迴之苦,故徵求父王、母后以及王兄因札菩提同意,決定一生投注於佛法。因札菩提一時無言以對,提醒公主,佛法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修持的,必須放棄富貴、權勢、閒暇、聲譽等一切,不過最後王兄還是答應了。
拉敏卡千的動機清淨而堅定,毅然捨離世俗,唯留僕人桑佩瑪隨侍,而追隨上師究喔帕。公主精進不懈,終於獲得如上師證量。乞戒後,人尊稱比丘尼帕莫。帕莫和忠僕拜別上師,來到比旭楚寺。該寺住持上師圓寂,寺眾遂請求帕莫比丘尼擔任女住持,亦蒙慈允。當時帕莫正當妙齡,容貌豔麗,為了避免男眾起貪愛而障道,便發願令美貌消失。不久,帕莫即感染痲瘋,病態醜陋,且為此備受苦難。
眾人視其不淨而逐出寺外。帕莫隱居在毒湖畔,桑佩瑪為之修築關房後,帕莫請她回去,一年半後才可以來探望。帕莫比丘尼以金剛坐姿,進入三昧,觀見右手持念珠、左手拈蓮花的觀世音菩薩,曉諭其前往一座寺院,約莫七個月腳程可達。如是能令帕莫的修持臻於成熟。比丘尼隨即啟程前往十一面觀音聖地「卡旭楚悉地寺」。朝聖之路遭遇許多障礙,幾度癱倒在地,奄奄一息。忍耐痛楚和虛弱,帕莫寧可爬行前進、也不肯放棄!有一回垂死於路邊,兄長因札菩提突然現前;原來因札菩提也放棄王位,投入修持佛法,並已獲得成就。他鼓勵比丘尼帕莫振作;隨後五空行母化現,將帕莫帶往十一面觀音聖地。
帕莫抵達聖地寺院後,再次入定,直至翌日清晨。守門僕役發現這位痲瘋病患,怕她玷污聖地,怒打一頓後,棄於他處隔離。帕莫比丘尼仍對彼生起慈悲心,深知對方之所以如此,乃因心翳所蔽、無明蓋障。由於對觀音的虔敬,帕莫比丘尼以不可動搖的信心,修持紐涅儀軌達七個月之久。某日黎明時分,該聖地居然隨著帕莫比丘尼的臉而轉動!帕莫祈請大悲尊者眷顧苦難眾生之後,化虹光身證得佛果。
僕人桑佩瑪,為求早日見到她的上師帕莫比丘尼,每天都在數日子。盼到最後一日,桑佩瑪重回毒湖畔,祈求空行母加被,令上師圓滿出關。一霎時,虹光映於虛空,帕莫比丘尼顯現,妙相莊嚴。由於對上師的虔誠、以及不畏挫敗之勇,桑佩瑪身語意亦證得金剛持成就。帕莫比丘尼化光入天空,於彼處繼續教導佛法,利益無量眾生。
千手千眼八關齋戒(紐涅)閉關之功德利益:
如能好好修持八關齋戒,如法守戒,無誓言衰損,可永不墮三惡道,無論投生何處,皆有佛住世,並得佛傳法,永遠可得清持戒波羅密,任何願望皆可實現,最後會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目前(今生)暫時的功德是:如法持守千手千眼八關齋戒一次,可遠離病災、貧困以及戰爭、武器的恐懼,不僅今生如此,來生也是如此,來世投生之處,福報圓滿,吃的、穿的、用的自然不虞匱乏。不論男女,生來長相莊嚴、美麗,身上無需香水,自然散發香氣,長得五根圓滿,令人恭敬、讚嘆!
持戒的功德利益
1. 由於過去生劫所積聚之不善業及生活中所造作諸惡業,而導致之疾病、不幸、障礙、皆會由我們行持齋戒而淨除,且滅造惡因,因此此戒律是最殊勝破除諸障礙及不幸之最有力法門。
2. 八關齋戒是無上善巧,以增加財富及快樂之法。透過護守戒律之功德,我們的善業會不斷的增長,如同河流小溪般的灌注,更何況它的碩果成就健康長壽與快樂。
3. 藉此修戒法,棄除造惡業之因,並且由於持戒的功德,使心性了然,易覺知惡業之不利與放棄造惡之行為。
4. 持戒之善功德可披澤及鄉土,因此土地將會吉祥平安,疾病不臨無有飢荒家宅永安。
5. 護持戒法之功德,可以完全清除過去累世所積之惡業,不會轉生於下三道,且斷除了投生下三途之因。
6. 佛陀曾示:「持戒是最直接獲得自由難得人身,而不會投生於下三道之法因」。故我們將來將會再獲得寶貴的人身。
7. 閉關持戒之功德猶如一粒種子,於識田中將會萌芽成長終會得到證悟佛性之果位。
行持齋戒禁語之四大法益:
1. 禁食與禁語是不易挨受之戒條,如是約束力會使我們昇起莊嚴慎重之心,而行為上則更加謹慎小心,不造過失。
2. 由於極度的不適與飢渴,使我們憶及並了解下惡道之痛苦,進而啟發深切出離痛苦之願望,生出精進修持之心。
3. 由於禁語可避免言不及義的閒聊,不會造成口業的積聚。
4. 假如我們不能避免聒噪不及義之言談,則許多有害的心念將隨之生起,煩惱也因彼而來,故我們禁語,斷除了無聊的言語,相同的、亦不會造成口患過失的情況。
八關齋戒之戒條及果報
1. 不殺生,成就長壽無病。
2. 不偷盜,成就衣食無慮。
3. 不淫,成就身體器官健全。
4. 不妄語,得以不受欺瞞。
5. 不飲酒,成就記憶力,且免於昏沈。
6. 不坐臥高廣大床,能獲眾人愛戴。
7. 不非時食(過午不食),食祿不虞匱乏。
8. 不塗香華曼,不歌舞觀聽:前者成就身體完美 無有異香;後者成就佛的妙語功德。
    因受持八關齋戒之故,致每一時刻,不論行住坐臥,有否在修法,均能增長善業。因為修善業時,往往含有某些惡業,持守這八戒可助我們累積更多更純淨的善業功德資糧。
持誦「千手千眼觀音」儀軌法本之功德
    由於聖觀音之大慈悲心,淨除眾生之苦難,並予以造就快樂之境,若你向祂虔誠祈訴今世一切不順與痛苦,將會得到悲護,使你拔除舊業造就新德,圓滿你們快樂與財富之願。
    由於聖觀音之大加持力,便得苦因,惡業,五毒障 (貪、嗔、癡、慢、疑)等將能得以減斷,反之,信誠,智慧及禪修三摩地與善功德將陸續相長。 可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因為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本質無異,二尊現同一淨土,因此,只要我們虔誠向觀音菩薩祈請,則於臨終時必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基於以上之修持功德益果,此「千手千眼觀音」齋戒閉關實是無上殊勝的重要法門。紐涅中,持誦觀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和大悲咒。《大乘莊嚴寶王經》云:「六字大明陀羅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能依法念誦六字大明咒,能得無盡辯才、得清淨智聚、得大慈悲、日日得具六波羅蜜多圓滿功德。《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觀音菩薩更揭示大悲咒的形貌狀相乃是「大慈悲心、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示諭眾人當依此修行之。
    在無限劫之時間中,修習佛法以累積福德及甚深智慧,並使福智之累積達到極至後,可以到達開悟覺海之彼岸。這是完美的佛陀境界,為四身及五智之縮影,此五智包含為自利利他而親證法身以及經由報化二身為利益輪迴眾生所作之無間斷利生之事業。
    由觀世音菩薩之千眼中化出賢劫千佛,永離惡業並已成熟善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六十種口德,十力,四無畏,十八種特別美德,二十一種無盡善,及其他心善等。由這些不可思議身、口、意之秘密能力,以各種方式來調伏眾生。諸佛以象徵性或者明示性之聖形來與應機眾生接觸。這些有情以上、中、下不同之感應能力經由十地、五道,一步步地達到佛境,以六度、四諦、三十七助道品以及八萬四千法門,來實現佛境。
    聽到諸觀音菩薩化身的名字、陀羅尼或憶念他們的身形,可以消除因病苦、魔障、刑罰所致之八種或十六種恐懼。最終能平息輪迴不止及下道受生諸苦,於十地五道漸進,終能證得佛果。由於善力增長,眾人身、口、意所染之惡習得以清淨,飄零於輪迴之時間也縮短四萬劫,即使四大基本重業及五無間重罪,亦因而清淨及消除。
    觀世音菩薩之長、短咒由一千一百萬佛所說,功德巍巍不可思議,具有非常大的利益及功德,持者、用者均受諸佛之照應,一切時中,疾病消除,免受敵人之威脅,受知於統治者,不受蟲害、刀兵、中毒非時死等。死後中陰之懼消除,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見佛。殺盜淫妄四基本業及五無間重罪因持咒而清淨,所有見、聞、憶、觸蓮冠觀音陀羅尼者,可以將直墜地獄之惡業消除,這些信眾永不墜入下道,反而得以成為轉輪王有十萬劫之久。持咒者擔心死後去處,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或東方阿閃佛淨土。以咒力加持沙土,灑於屍體或骨骸,即使亡者已受生下道,亦得解脫,如是利益及功德述之不盡。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