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蓮師說:若你能依循這些教誡,即是快樂之道。若你想在此生和來生獲得快樂,就要努力行十善。

因為執著和攀緣的泥洞是深不見底的,你若能捨棄才會快樂。
因為出自意根的聞、思是無止盡的,你若能了悟自心才會快樂。
因為尋常的空談是永不竭盡的,你若能保持禁語才會快樂。
因為世俗散亂的活動是永不會終止的,你若能安處僻靜才會快樂。
因為事業永無止盡,若你能捨棄作為才會快樂。
因為對財富的累積永不會滿足,若你能拋掉貪執才會快樂。
因為你厭惡的怨敵永不會被降伏,若你能克服自身的煩惱才會快樂。
因為輪迴之根永難斷絕,若你能斬除我執才會快樂。
因為念頭和想法永不窮盡,若你能斬斷起念才會快樂。
一般而言,未能免除我執的眾生是不會快樂的,他們會在輪迴中長期地受苦。
若你懼怕在下一生落入下三道,就要在此生中捨棄十惡。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每日持誦百字明咒至少二十一遍,這非常重要。

敦珠法王曾說:「若你無法進行眾多本尊的大量持誦,那麼就禪修金剛薩埵;由於金剛薩埵是一切壇城之主,禪修金剛薩埵就等同於一一禪修所有的壇城。對於清淨任何破損的三昧耶、障難和過失,修持金剛薩埵也特別有效。因此……每日持誦百字明咒至少二十一遍,這非常重要。」

OM
The most excellent exclamation of praise 嗡[對於本尊無限讚嘆之感嘆詞]

VAJRASATTVA SAMAYA
Vajrasattva’s Samaya: 金剛薩埵之三昧耶:
MANUPALAYA VAJRASATTVA
O Vajrasattva, protect the Samaya 金剛薩埵,請護持此三昧耶
TENOPA TISHTHA DRIDHO ME BHAWA
May you remain firm in me 願您堅固安住於我心
SUTOKHAYO ME BHAWA
Grant me complete satisfaction 賜予吾人全然之意足
SUPOKHAYO ME BHAWA
Grow within me (increase the positive within me) 於我之內增益諸善法
ANURAKTO ME BHAWA
Be loving towards me 請以慈愛對待我
SARWA SIDDHI ME PRAYACCHA
Grant me all the siddhis 賜我一切之成就
SARWA KARMA SU TSA ME
Show me all the karmas (activities) 為我示現諸事業
TSITTAM SHREYANG KURU
Make my mind good, virtuous and auspicious! 令我心良善吉祥!
HUNG :
The heart essence, seed syllable of Vajrasattva 吽[金剛薩埵心咒種子字]
HA HA HA HA :
Symbolises the four immeasurables, the four empowerments, the four joys, and the four kayas 哈哈哈哈[象徵四無量、四灌頂、四喜、四身]
HO :
The exclamation of joy at this accomplishment 吙[對此成就感到喜悅之感嘆詞]
BHAGAWAN SARWA TATHAGATA
O blessed one, who embodies all the Vajra Tathagatas 體現諸金剛如來之薄伽梵
VAJRA MA ME MUNCA
Do not abandon me 請勿捨棄我
VAJRI BHAWA
Grant m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jra Nature 請賜金剛自性之了證
MAHA SAMAYASATTVA
O great Samayasattva 偉大之三昧耶薩埵(誓句尊)
AH
Make me one with you 請讓我與您合一
 (咒語通常不予意譯,因為其有多層涵義,在此謹提供百字明咒的極簡意譯,作為在持誦時的參考。)
~~普賢法譯小組

《 心瓔珞續 》云:一切如來為一身,住於白蓮月輪中,杵鈴瓔珞為莊嚴,金剛勇識善觀中,將此百字依儀軌,持誦二十一遍已,加持墮落諸業力,令其從此不變多,諸勝智者所說故,余閑時中務善持,若能誦足一拉剎,即能變為凈自性。

《 百字明 》中文釋義


金剛勇識誓句隨護持,金剛勇識汝其最親近。加被堅住自性垂賜我,最喜悅之自性垂賜我。

最貪愛之自性垂賜我,最增長之自性垂賜我。一切成就伏祈垂賜我,一切事業伏祈垂賜我。

祈賜意德中之心金剛,吽,哈哈哈哈霍。垂賜彼等五智出有壞,一切善逝金剛勿舍我。

真實金剛誓句大勇識,阿。

「意譯」

金剛薩埵求近住,明王與我堅固置,秘密自在求信我,恒常如法喜悅我,一切所欲愛於我,元佛無等慈悲者,我於諸業變善心,我於一切善業中,金剛勇識求加被。

金剛薩埵為一切眾生菩提心之本體,其性堅因如金剛,故名「金剛」,亦名金剛心菩薩。

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警醒自己:「現在該是達到堅定信念和實修的時候了。」

   思惟圓滿閒暇人身難得,思惟輪迴之苦,思惟死亡及無常。這些前行法是必修的。如此修習直到深入的體會生起。
   有時,你也許會被心流(起心動念)中生起的不善思惟(念頭)嚇倒,它們可能看起來空前強烈。事實上,如此的思想(念頭)一直都在,只是你未曾覺察到它們而已。注意到它們和關懷它們是好的。首先,當不善業(念頭)生起時覺察它們 ,然後再漸漸地丟棄它們。例如,能摒棄殺生的惡業和盡力保護眾生的生命是好的,單只有發心去保護眾生的性命,就已是修行的一部分。同樣的,避免各種的偷竊,這包括詐騙、出賣等等。再者相反的,當你做善事時,你是在培養布施。
   大致上來說,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心,如果我們在此生中缺乏控制的話,那麼在死後就更沒有希望了。當我們在中有過程中漂泊,我們會被過去的行為與習性所推動。在中有過程中會有大恐懼和苦痛生起,我們會感到失去了身體,而急切期望得到一個新的身體,這會驅使我們去尋找一個可進入的母胎。我們可能看到不同種類的眾生如動物在交合,而這個渴望會導致我們轉世為動物、餓鬼或地獄眾生。一旦我們屈服於這個欲望就不會解脫,甚至想要得到人身都很難。

   “When sunlight falls on a crystal, lights of all colors of the rainbow appear; yet they have no substance that you can grasp. Likewise, all thoughts in their infinite variety -devotion, compassion, harmfulness, desire - are utterly without a substance. This is the mind of the Buddha.”
「當陽光照在水晶上,色彩繽紛的光亮便如彩虹出現;然而它們卻無實質可以執取。相同地,各個念頭如此無限多變,包括虔誠、慈悲、惡意、欲望,而全然沒有實質。這就是佛的心。」- 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頂果欽哲仁波切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蓮師說:若你不能抱持無緣大悲來修持的話,你所從事的一切善根將都白費。

   上師答道:有所念的善根不能倍增,所以會窮盡。若是蘊含了離念迴向的善行,其善根是無盡的,且是無上正覺的主因。
  
   何謂離念?這意指沒有對「我」的感知,沒有對「他人」的感知,亦無對善根的感知。將你的概念全盤地消融於空性之中。一般而言,當包含離念時,善根是無誤的。有某種念頭,所以做某件善事!然後迴向善行為了物質利益或好名聲,是顛倒的迴向。當一件善事是為了獲利與好名聲而做,且結合了同樣目標迴向時,是無法倍增的。不管怎樣,最重要的關鍵是完全清淨的三輪體空。完全地放下對迴向、迴向的目的、迴向者的一切聚焦,而不留任何餘跡。請牢記於心!
  
   無所緣(non-objective): 指真相是不由主觀之心所生起的真相。當心超越主客的二元對立時,它是無經媒介所經歷的。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措嘉佛母問蓮師:關於向本尊獻食子供等等,若本尊接受供品並因讚頌而欣悅,是否無異於具存的世間神祇?

  上師答道:智慧尊並非因讚頌而欣悅或因供品而歡喜,這是為了清淨自心,你必須觀想並迎請本尊,讚頌、獻供等等。這樣做,是讓虔誠心清淨汝心。因為諸佛無竭的慈悲方便,你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若是希望沉浸在加持的安穩法雨中,就要虔敬地祈請!
  在殊勝的壇城做供養,信心就會生起;
  在三寶、本尊、上師等座前, 具足信心地累積資糧, 以此而作廣大的祈願。如此善德是難以言喻的!

在咕嚕卻吉旺秋(Guru Chokyi Wangchuk,1212 —1270)掘取出來的伏藏 [七句心要 ]中,咕嚕仁波切描述如何充滿信心地向他祈願

我向本尊頂禮!
  如果你,我高尚的孩子,一個未來世代的安樂後裔,要把我,鄔金主,當做你的皈依,那麼獨自留在僻靜處,讓你的心充滿對這個正在消逝的世界所生起的悲傷,
厭離輪迴———這是重點。
  然後,把你的意,你的心,你生命的重要命脈交付給我,把我,鄔金主,視為你寄託希望的對象,你圓滿的皈依。帶著你所有的希望和悲傷依止於我。只要懷著你虔敬的身、語、意,用七句祈請文向我祈請。
  吽     在鄔金土地的西北隅之上,於蓮花、蓮蕊和蓮莖之上,您獲致勝妙無上之成就,並且以蓮生聞名。眾空行母環繞著您,我們追隨您的步履來修行。我們祈請您降臨賜予加持。咕嚕貝瑪悉地吽。  
  如此一再地向我祈請,懷著深刻的虔敬心,熱淚盈眶。當你的心因為強烈的信心而了無念頭時,發出一聲‘哈’來呼氣,然後安頓在明晰的狀態中,了無散亂地觀看自在無垢的清淨!
  我需要說的是,我護衛如此向我祈願的子女!他們成為三世諸佛的後裔。他們的心獲得明覺的灌頂,他們的禪定安住在穩定的力量中,他們的智慧盛放。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蓮師說: 當修持佛法時,堅信是極為重要的,有十種因能生起信心。

 1.   了悟目前的事業、所獲和名聲毫無快樂可言。
 2.   相信善行和惡行的業報。
 3.   憶念終會一死而感到疲累。
 4.   了知財產和資產、兒女、配偶和親戚都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在死時都無法相伴。
 5.   了知你無力選擇下一生的環境,因為要怎麼投生是未知數。
 6.   了悟若不修行,在獲得暇滿人身後,將會空手離開人世。
 7.   了悟不管未來將投生在六道輪迴中的任何一道,都離不開苦。
 8.   聽聞三寶的殊勝功德。
 9.   視尊貴上師的特殊行止是美好功德。
10.  結交良善、處處行善的法友。
能記得或依止這些事的人會遠離輪迴,但縱使要生起其中一項也很困難,不是嗎?
    一般來說,被各種束縛所綑綁的有情眾生,居住在六道眾生的世界中,而在三界之中流轉,飽受永無止盡的痛苦。所有這一切,都起因於眾生身陷於八萬四千種煩惱之中,而這些煩惱則都是根植於相信有【我】。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蓮師說:將供養與懺悔擺在一旁,你將無法清淨業障。

    在付諸實修時,你應該修所謂的「以佛行事業為道」,亦即你應轉化成無所緣之道,修持禪定、獻供、繞塔、製作擦擦和食子、誦唸、唱誦、印經等等的佛行事業;不斷地修持這些。若是攀緣、倦怠,你不可能成就什麼主要目標。
    一般而言,若你不以離念來修持的話,不管做任何善行,只是會增長輪迴的福報 : 那不會是成佛之道,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在從事任何身、語、意煞費苦心的善行時,住於離念的境界中是必要的。請牢記於心!
摘自<無誤修持之水晶寶>的法教
   在努力試著成就無上證悟時,如果你不知不覺陷入怠惰之中,要謹記,你的生命正在耗竭,連一刻都不逗留,因此,切莫成為怠惰的獵物。  你的壽命日夜不停地流逝,好好記住這點吧! 清楚了解善行與惡行後,卻不畏懼業力的成熟,便等同於精神錯亂。  要了解,即使違犯小惡,都會成熟為高山般的巨大苦難。  要好好記住這點!即便是最小的善行,都要像珍視自己的心一樣好好珍惜,這是最重要的。
   每當你因不幸或是疾病而受苦時,要想:“這會償還我累世的業債,也會淨化我的惡業!”無論你經歷了什麼快樂,都要將之視為三寶的恩德,並生起強烈的虔敬感激熱望。  當你遭遇敵意和仇恨時,要想:“這是幫助我培養安忍的好友伴!”  想著:“這位協助修持安忍的幫手,是諸佛最勝者派來的信差!”    蓮師 修持的口訣教言

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蓮師說: 煩惱造成的偏歧_嘗試要保任禪修訓練的行者,會遇到為數眾多的敵人與竊賊,也就是自身的煩惱。

    這些煩惱又可以區分為五種:瞋恨、驕慢、貪欲、嫉妒和癡迷,從這些根源又生起了八萬四千種煩惱,使得你無法保任於禪修中。  這些五毒當中的每一個都會使你捲入這五種煩惱中,讓你更加陷入輪迴。  因此要像曾經失去唯一孩子的母親,提高警覺的態度,防止自己因五毒而散亂分心。  要像發現腿上有毒蛇一樣地捨棄這些煩惱情緒。  要認出這些煩惱情緒,保持正知警覺正念覺察,接下來便要如培養見地的階段一樣,繼續修持練習。  除非以這樣的方式來修行,否則惡業時時刻刻都會被造作出來。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這樣的偏歧方式,便要正確地取受與斷捨,絲毫不離於戒慎警覺,善巧地投身於對抗五毒的戰役中吧!
      無論如何,只要你的見地與修行尚未達到穩定,你就應該像隻受傷的鹿一般逃到隱居靜僻處。  要像碰到毒蛇一樣,逃離煩惱。
      不管你從事哪一種修行,你應該為這一世與未來世的利益而修。它應該是利己和利他的,它應該是輪迴中痛苦延續的對治法。
     「我執」是源自五毒:貪、瞋、癡、慢、嫉,我們被這些五毒所占據。在這五個當中,四個為部長。癡(妄念、無明)為王,貪、瞋、慢、嫉就如國王的部長,其餘八萬四千種心結是國王的居民。當我們認為「我是特別的人」時,那個我執帶來痛苦和下三道。聽聞、思惟與禪修之道,是為了讓我們可從這些心結和其帶來的痛苦中解脫。當你的心結罪障消散時,你自己原本智慧之太陽就會照射出來。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措嘉佛母向蓮花生大士問道:『作為因的福德資糧,與作為果的智慧資糧,兩者之間的分界線是什麼?』

   上師答道:『 因——福德資糧,是指生起次第、持咒與詠誦、禮敬與供養食子、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 果——智慧資糧,是指在空性自性中修持禪定與慧觀。 不論你修什麼,圓滿福德以作為慧果的要訣,是以毫無能作與所作的概念想法而將其封印。』  <至要重點篇>
     生起次第的要旨是視一切顯相為佛的身體,一切聲音為佛之語,所有意識內涵為佛之心。圓滿(完成)次第的要旨是了悟法性之本性。如還未得到任何的經驗、證悟或了解,就應皈依、受戒、懺悔任何所犯的惡行。
    聰慧且心性穩定的人,將可獲得與經典所述一致的禪修狀態。不論如何,要能將自己的相續與生起和圓滿的深奧佛法相融,這是來自多生多世的業緣,以及這一輩子的堅持不懈,它並不會發生在所有人的身上。
    "Phenomena adorn emptiness, but never corrupt it. If you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 phenomena appear through dependent arising, it will not be difficult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 view of emptiness while remaining in meditation. On arising from such a meditation and entering the path of action, you will recognize clearly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ons and their results. This will enable you to discriminate easily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actions."     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萬法嚴飾著空性,卻從未使其敗壞染污。若你徹底了知萬法藉相依緣起而顯的道理,則不難在安住禪修時了知空性的見地。當你出定下座而進入行持之道,便能清晰認出行持與果報之間的直接關聯。你因而能輕易地抉擇善行與惡行。」~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開示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蓮師說:當修持佛法時,有良好的基礎是必要的。

     措嘉佛母問:要怎做?
     上師答到:首先,若你缺乏福德資糧,就無法得遇具有口訣的上師;
     若你缺乏宿業修學的業緣,就無法了解法教;
     若你缺乏不共的信心與虔誠心;就會無法見到上師的善德;
     若你缺乏誓言、戒律與三昧耶,就會違越佛法修行的根本;
     若你沒有口訣的指引,就會不知如何禪修;
     若你缺乏精進和毅力,就不能進入修持之門,且你的善德會歧入怠惰;
     若你的心不真誠地遠離輪迴的追求,將無法在佛法修行上臻至完滿。
     若這些因緣俱足的話,在修行上就會成功。無上正覺的證悟端賴諸多因緣的和合,所以要精進!不要讓你的身、語、意處在凡俗中,而應努力不懈,成果必定是優越的。請牢記於心!
摘自<無誤修持之水晶寶>的法教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如果我們淨化自己的心結如貪,瞋,癡,會有什麼實質的益處?

     第一是,我們將永遠不會再輪迴。我們的解脫是不能撤回的。目前我們是受制於色,受,想等心蘊之魔。當我們的心被淨化時,心蘊之魔就被降伏,我們脫離痛苦和五蘊。淨化心結的結果是,我們會視所有的教導和根本上師為完全純淨,我們對法的信心會增加,我們會實際看到自己的根本上師為佛。這淨觀不會是做作或費力的。
     另一結果是,當我們與世間眾生打交道時,看到他們如何努力尋求快樂而找不到它,他們如何希望免於苦痛而找不到它,以及他們在這過程中如何不停的種下痛苦的因與得到悲苦的果,我們會對他們生起無限的慈悲心。這是淨化自心流之結使的徵兆。
     相反的,當我們的心還是相當受制於心結時,我們是在貪戀,憎恨,攻擊,競爭等等中起伏不定。真正的慈悲心不會生起,我們會不斷從事不善業。只要我們追隨這些不善的傾向,我們就像鴦崛摩,此人割下所有他殺死的人的手指做成一串念珠。如果我們持續不善的傾向,大圓滿的教學將對我們一點益處也沒有。

     三毒是源自不了悟兩種無我:人無我與法無我。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蓮花生大師答道:透過八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即十二緣起的前八個),意生身便逐漸成形:

     無明,就是無法認出光輝是你自身的自顯現。 由於無明的力量,在五風聚集並形成輪迴的時候, 行出現了。  由於行,心識變得更加明確清楚,對客體對境的執著於是產生。  接下來,中陰狀態的名色出現了。  心識變得更加敏銳與快速,形成了六處。  觸發生在六處遇到客體對境的時候。  受是快樂或痛苦的感覺。  愛發生在當你因此生起了喜歡或不喜歡時。  就這樣,這八個因素形成了意生身。 
 “名色”這個名相指的是五蘊,其中“色”是色蘊,而“名”則由他四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所組成。 

     中陰經驗如何發生:過去的習氣及業力的顯相展現而出,因此,你會經驗到自己前去往昔的家鄉和家園,也會在心理層面上與你所有的親人相伴。  你的食物以及居住地是不穩定的,你的意生身必須從煙供中汲取所需食物。  除了 可以進入下一世投生的母親子宮內,以及趨入金剛座之外,你還可以無礙地移動。  你不斷感到害怕、恐慌、處於驚懼之中,會遇見食肉魔、狂暴的野生動物、狂風暴雨和大風雪,你四處尋找避難處和藏身地。  你的六處明晰,心智能力完整無損。  你擁有純淨非凡的視覺,而且可以看到其他中陰有情。 

   "It would be fine if death meant the end of everything, like a fire that is extinguished or water that is absorbed into dry soil. But it is not so. Even though we leave this body behind at death, consciousness wanders in the bardo, the intermediate state between this life and the next. The consciousness in the bardo is like a feather blown in the wind; it is like a naked man struggling on a dark, stormy night, unable to see even his outstretched hand in front of him, all alone and afraid." 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如果死亡意味著一切的結束,猶如火被熄滅或是水被乾土吸收一樣,那也就罷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使我們在死時拋下色身,神識卻會在中陰─此生和來世的過渡狀態─之中流轉。中陰的神識就像是隨風飄盪的羽毛,又像是裸身處於暴風暗夜中掙扎的人,伸手不見五指且全然孤單恐懼。」~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龍欽巴尊者Longchen Rabjam, 1308-1363佛法是學問之最,能帶給人類智慧和快樂。

     目前,我們已經獲得暇滿之圓滿人身,已經遇見大乘之珍貴教法,現在能獨立自主,可以真正地應用殊勝的佛法。因此,切勿把你的人生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物之上;相反地,你要追求永久的目標。
◎懷著死亡可能隨時降臨的態度
     教法的類別是無限的,道乘的入門是無量的,待闡釋的言語是龐大而廣泛的,即使你成功地記憶數百萬函的佛法經典,但除非能夠修持其中的要義,否則將永遠無法確定在死亡的時刻,這些佛法經典會有所助益;即使你的學養和思維是無窮的,但除非能夠符合佛法,否則將不會調伏你的敵人--煩惱;即使你成功地成為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主人,除非能夠從內心感覺自己不再需要任何事物而縮減計畫,否則你將永遠不知饜足。除非你懷著死亡可能隨時降臨的態度來準備自己,否則在死亡時將無法達成需要的偉大目標。
    《讚無邊功德頌》:自未調柔雖說具理詞,言行相違不能調他眾,汝思為利無邊有情眾,自未調柔精進而調柔。自相續未寂靜調柔之前 不能調伏他人。所以首先應當 使自相續寂靜調柔。—龍欽巴尊者。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如蓮師說:有信心並不是指哭泣嗚咽,而是出於對生死的恐懼而進入正確的修道。

"Even though we may be practitioners, if we are not at all afraid of death, we will waste our time trying to achieve success in worldly matters, cherish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ridding ourselves of enemies. When we really understand the great suffering of death, when we fully recognize the extent of that suffering, we will develop a genuine mind to practice the dharma." 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如果我們根本無懼於死亡,即使身為修行人,依然會因汲汲營營於世俗功名、珍視親友、除去怨敵而虛擲光陰。唯有當我們真正了解到死亡的巨大痛苦,並徹底認清此痛苦之劇,才會生起真誠修持佛法之心。」- 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如蓮師說: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五毒)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

此生在短暫的片刻中交錯而過,但是輪迴卻是無止盡的。
來生你又將會做什麼呢?如果你不思考輪迴之苦,就不會對輪迴生起幻滅感。

"Do not waste a single moment, like a warrior who, pierced to the heart by an arrow, knows he has only few minutes to live. It is now, while we are in good health and in possession of all our physical and mental faculties, that we should practice Dharma." 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要像被箭穿心而自知僅有數分鐘可活的戰士一樣,不可浪費一分一秒。趁我們還健康,仍擁有完整色身和心智功能時,此時此刻就該修持佛法。」—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如蓮師說:你若想要真實地修行佛法,就要去行善,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實行;要棄絕惡行,即使是最微細的惡行也要捨棄。

"We must train ourselves, as in the story of an Indian brahmin who began making two piles of pebbles: he placed a white pebble in one pile for every positive thought he had, such as faith and devotion, and a black pebble in the other pile for every negative thought. At first most of his pebbles were black and the white pebbles were few. Great regret overcame him when he realized that he had such a huge amount of negative thoughts and so few positive ones. But as he persevered—by developing antidotes, adopting positive acts, and rejecting negative ones—the amount of white pebbles gradually increased, until the piles of white and black pebbles were equal. Seeing that there were still many black ones and fearing that negative thoughts would cast him back into samsara, he trained his mind again and again, until at last there were only white pebbles"~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我們必須如往昔那位印度婆羅門一般,以兩堆石子來訓練自己:每當信心、虔誠等善念生起,就在一邊擺放一粒白石子,而每當惡念生起,就在另一邊擺放一粒黑石子。一開始,他所擺放的石子大多是黑的,很少是白的。當他了解到自己竟然有這麼多的惡念,而善念卻如此少時,極大的悔改心讓他難以自抑。不過,由於他鍥而不捨地修持對治法,並且擇取善行、捨棄惡行,白石子漸漸增加,直到黑白石子的數量相當。此時,他看到黑石子依然還是很多,害怕這些惡念將使他再入輪迴,便一再修心,直到最後只剩下白石子為止。」~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


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修行的要點是去降伏自心識流(自淨其意)

   當人們修行一段時間後,他們會發現自己的修行並沒有預期的進步。然後通常他們的結論是: [哦,佛法沒有什麼用。]並不是佛法無效,而是我們修行的方法無效。真正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去摘取佛法的要義,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的傲慢與我執感。一旦這些心態占優勢的話,這就好像我們站在高處往下看佛法。如果我們可以掉換位置,把自我放在佛法之下,我們自然會得到好的結果。
   我們能否淨化自心識流,是依賴轉心四念的培養和四聖諦的思惟。這是淨心的要點。如此思惟,菩提心才會生起。不管是真正的菩提心或類似的菩提心,都是從這些思惟而來的。同樣的,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也是來自對轉心四念和四聖諦的理解。如果我們缺少這個了解,佛法的修行就沒有根基。
   佛法就像一扇沒有鑰匙的門,你想知道: [怎麼進去?]只要思惟死亡與無常,佛法大門就會自動打開。

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鏡頭記錄中國女性苦行僧生活:行腳乞食露宿野外



   遼寧海城道源寺,是國內一所戒律嚴明的尼眾寺院。該寺院僧人全部為女性,據報導,全體僧人日中一食,過午不食,日打坐時間為“五支香”,每年農曆八月十五 後,要外出“行腳”半個月左右,行腳途中托缽,只乞食物,不乞金錢。沿途不住旅館、不住人家,不住寺院,露宿野外。道源寺僧團從2000年起開始行二時頭 陀,行腳乞食,至今已有15年歷史。目前,道源寺僧團已經走過遼寧、河北、吉林、黑龍江等省份。
   2014年9月8日(農曆八月十五)淩晨,遼寧海城道源寺尼眾從盤錦道場出發,於當日上午到達盤錦鄭家,開始今年的二時頭陀(行腳)。途經遼寧盤錦、溝幫 子、淩海、葫蘆島、興城、綏中,河北山海關、秦皇島、北戴河等地,於9月22日夜晚至北戴河火車站結束。歷時十五天,總行程約六百多裡。9月23日上午返 回寺院。本次行腳共有35位僧人參加,其中比丘尼26人,式叉尼2人,沙彌尼7人。(圖片來源:溯源網)
溯源佛教網-遼寧海城大悲寺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修行路上為什麼產生這些障礙和阻擾?佛陀曾開示:「持戒生天上,定慧得解脫」,一切皆有因有果。

「戒律是一切佛法修持的根基,它為培養所有功德而奠定了基礎。正如所有的海洋和高山都是由其下大地所支持一般,戒律是支持一切小乘、大乘和金剛乘修持的骨幹。」—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
    "Discipline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Dharma practice. It provides the ground upon which all positive qualities can be cultivated. In the same way that all the oceans and mountains are supported by the underlying mass of the earth, all the practices of the Hinayana, Mahayana, and Vajrayana are supported by the backbone of discipline."     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戒律的實踐,將引導你到達不論你是否在實踐期都能保持這覺醒的境界,這就是教導的重點。 沒有持守戒律,無論你記頌多少儀軌或咒語、或做幾千次大禮拜、乃至幾千次繞塔,只要你的心是散亂的,就不能幫助你去除心中紊亂的思緒,不要忘記這是最具決定性的基礎 。
     就像所有的事物,總是殘酷地漸漸接近其最終的歸宿,你的生命亦是如此,像一隻燃燒的油燈,很快就會用完 。 你若以為你能先把工作完成,等退休以後再來持守戒律,你有這種想法就太不理智了。 你認為你能活那麼久嗎? 死亡不也同樣降臨在年輕人及老年人身上? 因此, 無論你做什麼,都不要忘記死亡,並讓你的心專注在戒律上 。
     我們會奇怪我們修行路上為什麼產生這些障礙和阻擾。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一切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就如同兩根木頭互相摩擦,生出火來,點燃了木頭;當木頭燒盡,火便滅了

   過去,佛陀住在維耶羅國  一處稱為「樂音」的地方。當時,有八百位比丘菩薩與佛同在此地。一日,有一位貧窮的老婦人前來拜見佛陀,她到佛前恭敬地頂禮佛足,並請求佛陀慈悲開示。
   佛陀慈悲應允:「好的!你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老婦人問:「世尊!請問生從何來,到何處去?老從何來,到何處去?病從何來,到何處去?死從何來,到何處去?色、受、想、行、識從何而來,到何處去?眼、耳、鼻、舌、身、意,從何而來,到何處去?地、水、火、風從何而來,到何處去?」
   佛陀讚歎老婦人:「善哉!」隨後回答:「生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老、病、死,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風……一切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就如同兩根木頭互相摩擦,生出火來,點燃了木頭;當木頭燒盡,火便滅了。」
   佛陀問老婦人:「那麼,這火是從什麽地方來,到什麽地方去呢?」老婦人回答:「因緣聚合,火便生起;因緣離散,火便滅盡。」
   佛陀點頭道:「一切萬法亦皆如此,因緣聚合而成、因緣離散即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眼根所見,能分辨顏色的是意識,所以,意識即是色法,二者都是因緣聚合而成、因緣離散即滅,沒有永恆存在的自體,皆是空性。譬如,鼓之所以能發出聲音,也是眾緣和合。鼓有鼓框、鼓面,因有人手持鼓棒敲擊鼓面,才能發出聲響。鼓聲不是從鼓框而生、不是從鼓面而生,也不是從鼓棒或是人手而生。聲音本身並沒有永恆存在的實體,其性為空。
   一切萬法也是如此,因緣和合所生,緣生緣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譬如畫家,先準備好畫板,調和顏料後,便開始在畫板上色,最後完成一幅畫作。這幅畫不是從畫板生出的,也不是從畫家的手生出,而是畫家運用畫板、顏料,再經由自己的手所完成的畫作,是因緣聚合產生的。生死也是如此,不離因緣之法,無論是因造罪而墮地獄,或因修福而生人天,都沒有永恆存在的自體,這就是空性。只要了達空性之理,就不會執著虛妄的世間萬象為恆常、實有。」老婦人聽聞佛陀的開示後,豁然開解,得法眼淨。
   侍者阿難向佛請示:「這位老婦人是什麼樣的因緣,因聽聞佛陀的開示而開解悟道?」佛陀告訴阿難:「這位老婦人,是我前世發願學道時的母親。」
   阿難又問佛:「那麽這位老婦人為何今生會如此貧窮困苦呢?」佛說:「過去拘留孫佛時,我想要出家修行,當時母親因愛戀我而不肯讓我去出家。我滿腹愁憂,一整天都吃不下飯。她因為障礙我修道的緣故,五百世投生人間,皆貧窮困苦。然而,她今生壽盡將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經六十八億劫成就佛道,佛號波犍,國名化華,彼土之人衣食豐足,如忉利天,人民壽命長達一劫。」
   佛說此經已,老婦和阿難尊者,以及在旁的諸菩薩、比丘僧,諸鬼神、天龍、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典故摘自:《佛說老女人經》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如果不思惟圓滿閒暇人身極難得的話,就不會想到佛法,所以如此思惟非常重要。

   經典敘述:[佛陀出現於世稀有難得,生而為人亦稀有難得。善友、信心與聽佛法的機緣,即使再一百劫也不一定可得到。]
   如此思惟:[啊!人身的獲得就是為了現在。如果我現在不以此身修持佛法,以後就會很難再得到人身。再者,單只有我一人得到人身是不夠的,因為三界眾生已長久輪迴於惡道。哦,慈悲心!]
   以悅耳的聲音說這些話,讓它們喚起你的注意:[啊!啊!可憐的我!得到珍貴人身就是為了現在。如果我沒有在此生成就任何佛法,以後會非常難再得到人身。可憐所有三惡道的眾生。]
   思惟:[在眾生之中,只我一人無伴地在高巖山峰上。只有我得到人身,而我在墮落邊緣。啊!在地獄道、餓鬼道與畜生道的眾生中,只有我得到人身。目前這獨特狀況是否只是我的好運或者是我的福報?一旦得到如此難得的人身,如果我無目的地空手而退轉的話,我將陷入苦海中。多麼枉費此生啊!雖然我現在已獲得很難得到的人身,但是我並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因為我確定將很快會退轉至那兒。現在什麼是最好的方法讓我避免退轉?它在哪兒?啊!可憐的我!哦,我真害怕!]
   誠摯說出這些悲語:[啊!我很害怕!啊!我很害怕!在惡道中有如此多的眾生。人身如此難得,而我很快將會退轉。這個難得的人身很容易被毀。我要如何才能解脫?假如有一條道路,我將跟隨。]
   思惟圓滿閒暇人身極難得,直至你的心轉離輪迴。如果人身是如此難得,你務必把握現在這個珍貴的修學佛法的機緣。對擁有純淨人身但空手而回的人培養慈悲心。當你看到這些世間眾生而慈悲心並沒有生起的話,這就表示經驗還未生起。如果慈悲心已被帶出而且熱忱也在增加,這就表示經驗已經生起。如熱忱未增加,思惟就無意義了。
   如此思惟圓滿閒暇人身難得,將來你能得到人身,你將不會有對世俗的渴望,你只會想到佛法,最終你會成佛。修習此!
~~蓮花生大士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