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快樂,但是為他人帶來快樂,乃是獲得圓滿安樂的真實之道

一切取決於你的發心。因此,你要時時刻刻檢視你的態度和發心。
猶如巴楚仁波切所說,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快樂,但是為他人帶來快樂,乃是獲得圓滿安樂的真實之道。
《大乘莊嚴經論》提及觀修慈心所生起的八種無上功德。
巴楚仁波切曾說:觀修慈心可以平息鄰近地區所有的災難和紛擾。
密勒日巴尊者也說,對待人道眾生如同對待天道眾生,等於是獻給我們自己一個寶藏;如果我們只希望他人快樂,並且充滿慈心,就會開啟各種圓滿成就的寶庫,而我們所有的願望都會自然而然地實現。
《大乘莊嚴經論》提及觀修慈心所生起的八種無上功德:
1)天眾與人將隨喜;2)他們將保護你;3)你不會受到毒藥的傷害;
4)也不會受到武器的傷害;5)你將擁有一個快樂的心;
6)你將體驗到各種快樂;7)你將毫不費力地成就願望;
8)即使你沒有立即獲得解脫,也將投生上三道。
有渴望奪取生命的惡靈。阻止他們傷害你及他人的最佳方式,不是懷著嗔恨與他們戰鬥,而是一再地觀想你把自己的身體當做供養來滿足他們。在你準備就緒,能夠為了其他眾生而布施你的生命和身體之前(目前你無法做到這個程度),你至少能夠在心意上如此從事。當你的習慣了利他的慈悲之後,你的語言和行為將自然而然地反映出那種態度。
曾有五個羅剎(以血肉維生,如食人魔般的眾生)抵達一個陌生的國家,準備大肆獵殺。他們首先攻擊羊隻,試著用武器、尖銳的牙齒和爪子殺害眼睛所見的每一個生物,卻徒勞無功——他們無法殺害任何動物,甚至無法傷害它們。這個國家的生物似乎刀槍不入,彷彿它們是石頭做的。他們的嗔恨轉為驚訝。他們詢問一些牧羊人:“為什麼我們無法殺害任何一隻羊?”牧羊人告訴他們,這個王國是由一個名叫“慈愛的力量”的君王所統治。他一直待在宮殿最高的塔內,全神貫注、深刻地觀修慈悲。正是他慈愛的力量,使王國之內沒有飢荒、疾病或瘟疫,沒有生物能被殺害。
五個羅剎前去會見國王。他們告訴國王,為了活下去,他們必須吃肉飲血,但他們在他的王國之內找不到任何食物。國王說:“我想給你們提供食物,但我不能讓你們傷害任何人。由於你們需要血肉來維持生命,因此就把我自己的血肉給你們吃。”國王用一枝矛刺穿身體,把血肉布施給五個羅剎。五個羅剎嚐到菩薩國王的血時,突然體驗到一種慈愛的甚深禪定狀態。他們立下誓言,從那個時候開始,絕不傷害任何生命。這個故事說明了慈愛的力量。
慈悲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在西藏拉薩,曾經有一位著名的喇嘛每天使用純金的美麗器皿,供養水食子給餓鬼。有一天,他行供養的時間晚了,一些餓鬼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們催促他趕緊供養。喇嘛問他們為什麼如此著急。那些餓鬼回答,他們想要去領受卡拉•貢秋的水食子供養,因為他的供養比任何其他的供養更令他們感到滿足。他們擔心,如果錯過了卡拉•貢秋的供養,他們將會挨餓。
那位喇嘛想要更加了解卡拉•貢秋而加以查問。他發現,卡拉•貢秋是居住在蒼卡拉一處洞穴的謙卑隱士。當卡拉•貢秋供養水食子的時候,他使用半個核桃殼做為容器,放幾粒穀子在其中。而供養的水則來自他的慈悲之淚。因為他悲心無限,因此西藏所有的餓鬼都前來領受他的供養。
蒼卡拉(Tsang Karak),地名,位於西藏中部。
卡拉•貢秋(Kharak Gomchung),十一世紀的噶當派大師,一個放棄所有活動,僅僅從事修行的出離者之完美典範。想到不可避免的、即將發生的死亡,他甚至甚至不造通往他的洞穴的階梯,也不移除洞穴入口長滿荊棘的樹林。他認為,如果他那天就要死去,做這些事情是多麼浪費時間。他以無限的悲心聞名。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