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讓我們得以進入解脫之道的成因,是保持羞愧心與謙遜心,並避開惡行,因此,遵守戒律,不損傷律儀,這是很重要的。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污,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利益遍虛空有情》任何時候,一而再地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許下廣大的願望。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法不外存,而存自心內

三界一切有情眾生,讓自己被自身創造出的憤怒黑蛇所糾纏,他們用自己所創造出的慾望紅牛角刺穿自己,讓自己被自己創造出的黑暗無明所遮蔽,他們把自己監禁在自己創造的自大斷見懸崖上,他們讓自己創造出的妒忌騙子毀滅自己。人們毫不覺察自己並沒有從煩惱的五條險路中脫身,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就只為了經歷此生輪迴式的歡樂。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成為一位瑜伽士,並非只是行為不羈不加修飾,而是要讓自心與法性的本性雙融合一。對實相無二元的本然覺知之見地,與深奧因果的行止是不可分的,要本著這樣的了解來行一切事,這點異常重要。

『你無法了解別人,除非你已證得般若所以不要批評別人。所有眾生的本性皆是任運圓滿的佛,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不要檢驗別人的過錯或迷妄;而是檢視自己能改變多少,檢視自身的缺點。罪大惡極是懷抱宗教的偏見,和不了解他人而胡亂批評。所以捨棄偏見,彷彿它是毒藥般。』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如果沮喪或悲傷生起,表示你的意識已變扭曲,應開始思惟輪迴之過,想圓滿閒暇人身之難得,想無常,對諸佛生起虔誠尊敬心。要知足並想著: [我現已得珍貴圓滿之身,我已遇珍貴正法,我已走上甚深修行道。] 思惟: [如我現在不勤修,我將會錯失良機,我無法去想以後會發生何事。]努力生起勤奮心和愉悅心。如此做之人將會發現禪靜會從心流中生起。』

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捨棄無益的閒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蓮花生的未來追隨者啊,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於心。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冰雹,要除去自身的過失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明覺,了無念頭,乃是法身;明覺,明晰無礙,乃是報身;明覺,以任何色相生起,乃是化身。

敬向諸佛正法及聖眾,我今皈依直至成正覺。藉諸布施修持等功德,願我早日成佛利世間。願我修持成就為良師,引導無量眾生無分別。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佛法的基本要點就是遠離生命中對苦樂的恐懼和希求

末法時期的過患
活在這個時代,就像困居在食人魔聚集的島上,絕不能放鬆警戒。我們遇到的任何狀況,很容易轉變為悲慘境遇的來源;我們遇到的任何人,也很可能把我們引入歧途。事實上,除了具德上師,沒有人能給我們可信賴的忠告。這點必須謹記在心。
心是這麼容易被物質現象的妄念愚弄,又很容易被世俗妄語攪擾,那麼遠離這些到僻靜之處不是比較好嗎?這是開展對眾生慈悲心的最好方式。如果你日復一日如是修行,最後就能以菩薩的無盡悲心來行事。全心全意修持菩提心,直到明白此生的活動是何等令人受挫和毫無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你會為這黑暗時期眾生的微脆而感傷,並生起強烈出離輪回的決心。如果這些態度能真正深植於心,大乘佛法的功德與成就一定會應運而生。如果出離輪回的真正決心並未根深蒂固,那麼你的佛法修行將永遠不能全然展開。此時反而是檢視自身過錯,並對症下功夫的時刻。 
嘴巴是罪惡之門。雖然話可以從口中輕易溜出,但它所帶來的後果卻深遠而嚴重。多數的閒談只是貪愛和嗔恨的表達而已。如果你說得太多,將惹上麻煩,就像一支鸚鵡落到被關在鳥籠的下場。所以應捨棄不必要的閒談。是心讓我們在輪回裏徘徊流轉;是心不斷地產生貪、嗔、癡、慢、疑五毒;必須為遍布三界的妄念負責。與其讓這個愛惹麻煩的猴子心性恣意地糟蹋我們,不如持續細察自己的過失,只要惡念一生起,就採取適當的方法來對治它。舉例來說,增長無私來對治貪愛;增長慈愛來對治嗔恨;思惟十二因緣(因果互倚的瀑流,由無明開始而生起世俗諦的現象。)如何造成輪回來對治愚癡。善行的關鍵就是修心,這就是為什麼說:苦行要旨善護心;除此,苦行有何益?
不斷檢查心境是否與法教一致,或已被煩惱入侵。如果心能守戒並保持明覺,身和語自然就會跟進。這種心的內在修持,就是真正的上師,佛法是隨時都可以運用的,否則它又有什麼用? 此時此刻,你或許正體驗著各種幸福歡愉,但這些都不會久長,所以不要執著。今生你必會經歷各種困難、疾病和其他麻煩;重要的是從這些經歷中,了知法教的真實意義。
不論何時我們經歷痛苦或快樂、不幸或滿足,都是過去行為的結果。如果你現在健康、有名或富裕,那是因為你過去所行的善報;如果你因疾病、障礙或重重困境而受苦,那是你過去惡行的果報。不管身處何種環境,你都可以淨化自心。受苦時,你可以發自內心深處祈求,願你的苦能代替別人的苦,讓他們所有的痛楚和苦難永遠了脫。你受的苦愈多,就愈能實踐替一切眾生承擔痛苦的修行。以這種方式來經歷困境,把它當做修持佛法的一種激勵,它們會成為助力而非障礙。密勒日巴尊者就是用這種方法,將他所受的痛苦和艱難全部轉向證悟之道,成為最完美的例子。

佛法的基本要點就是遠離生命中對苦樂的恐懼和希求。如果你已修行佛法,你的生命就很有意義,即使今天突然被雷電劈死,也毋須有任何遺憾。如果你不曾修持佛法,至少有一件事不用擔心:你沒有任何機會遠離輪回;你現在就置身其中,而且還會在裏面耽留生生世世,像一支被困在罐子裏的蜜蜂,飛上飛下卻無處可逃。如果你繼續浪費時間,不論再多活幾年或上百歲,到頭來都沒什麼差別。

至今,或許你已浪費許多時間,但一旦你開始修行佛法,那麼不論你活多久,
當和上師相處,接受他的教導,並全心全意修持直到死亡降臨的無比寶貴的機會。那時你會清楚知道,沒有一件事比佛法更值得;並且明白,為使自己完善而修持,是今生和來世的一項珍貴投資。覺察整個現象界是多麼夢幻無常,當死亡來臨時,你就會像對待老友一樣地歡迎它。猶如岡波巴大師所說:在死亡時,已除盡輪回習氣的最上乘修行者會融入大明光中;中等的修行者虔信自己會直登淨土而了無畏懼;修持了一些佛法的下品修行者至少也沒有悔恨,知道自己將免於投生三惡道。
即使你強烈執著於今生的事物,也無法留住它們。青春及伴隨而來的歡樂匆匆而逝;沒有佛法,就算活到百歲也只是延長老年的痛苦而已。只要你的心仍被八風(依龍樹菩薩所定義,分別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染汙,就沒有任何聞、思、修能讓你獲得解脫。世俗的目標是永無止境且沒有實益的。純為利他而追求證悟的修行,才是最崇高和最有價值的立志目標。這就是菩提心,一切修行道的精髓,能成就一切法門。
每件事都有一個恰當的時機。農夫知道何時應該犁田、播種或收成,從未錯失從事每件工作的適當時機。現在你擁有健全的身心功能,已經遇到上師,也接受了他的法教,你要讓解脫之田荒廢嗎?大多數人做了很多未來規劃,但他們計畫的未來,只不過是今生的短短數載,這是極為短視的。我們還有來世的漫漫長路要走。死亡只是一個必須獨自跨過的門檻,唯有對上師三寶的虔信和對修行的信心,才能幫助我們面對死亡。親戚、朋友、權勢、財富和其他我們習於依賴的任何事物,到時都不復存在。亦如密勒日巴尊者對獵人奇惹瓦貢波多傑(Chirawa Gonpo Dorje)所說的:暇滿人身誠可貴,如汝之人非如是。一個人或許會發覺自己沒食物吃,沒衣服穿,沒房子住,但如果內心充滿對上師和三寶的信心,那麼此人不管是生或死,他的心一直都是喜悅和自信的。末法時期的過患巴楚仁波切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中華德千林佛學會會址: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三段61巷3之4號5樓(近榮華街,巷子口香港傑克髮藝招牌)
法輪常轉 「法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的教法。「深心」就是以決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薩以此深心祈請諸佛為一切眾生轉法輪,猶如將佛法的種子植入眾生心中。眾生於聞法之後,以受持佛法之故,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降伏自心的煩惱,增長善根,養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眾對佛法生起敬重之心。『應了解因果的重要法則:要避免任何惡行,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行都要去做。這就是正道、佛陀教法的精髓、就是智慧的要點。要再三深思因果法則,獲得八閒暇及十圓滿有多麼困難,要深思死亡和無常,要深思輪迴的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