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懷著恭敬之心,將此教言推薦給大家,但是,這些忠告對大家來說似乎很難實行,不過,某一天,你會感悟到這份教言的力量,請相信,它具有無比的加持力!
你也許會久經年月,嚴格閉關,但是你自心之中沒有任何進步,然後,你告訴他人長時之修持,這難道不是借用苦行來吹牛嗎?一切讚揚與稱許只能換來傲慢。忍怨受虐苦,最甚莫過於苦行,但是他們厭惡批評而執著讚揚,則應承擔觀察他人過失之苦果,當不能以正念守護其心相續時,憤怒暴躁的他們,必然要帶來,……… 對相關的三昧耶戒之破壞。因此,應該以不變持續的—— 正念、正知、不放逸,作依靠!沒有什麼,是可值得你逗留的,無論是繁華之地,或僻靜關房;應戰勝五毒,戰勝世間八法敵,這是唯一之要緊,此外而無他!或消除之、轉化之、以為道用,或直觀其本質,無論採用如何,無論那種方法適合你,戰勝之!沒有什麼成就之驗相,能比上,——「一個完全調伏的心」了 。當你在修持顯、密教授的時候,能利益他人的菩提願,菩提行是切要,此即大乘之根本,有此就足夠,無此則一切盡失!
甲札法王開示:「於我們所能獻予佛陀最好的祈願或崇敬之中,再沒有比體諒、慈悲、戒殺—包括人、畜、魚、鳥或蟲蟻—更好的了。若能想辦法救度任何眾生免於極大危難,或減緩其身心苦痛,則是對眾生實修慈愛的更進階方式。 ~Yang Serena 恭譯
依怙主 夏札仁波切強調心與法相融,見與行合一,不僅自我奉行,也是如此教導弟子。尤其重視“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實踐,告誡弟子必須捨棄世間八法,靜心修行,而非四處聽聞眾多佛法,淪為空談。同時嚴格要求弟子,至少要完成三年的閉關,才考慮傳授重要的教法。
尊者始終堅持隱居實修,嚴守清淨戒律,長年茹素。他生活樸實,遠離一切世俗事務,從來不擔任寺廟的任何職務,不謀求名聞利養,以“捨世者”的高超行誼,聞名於世。一生為佛教事業不遺餘力,實踐慈悲的利生事業,是修行的典範,是眾人的大恩依怙主。
夏札仁波切,他常居無定所。以前有個人為了見他就想辦法,想說先買通他身邊最近的人,於是就常送禮,希望對方可以引見仁波切。仁波切有天知道了,身邊有個人收了人家的禮物。於是他絲毫不給情面的訓斥 : “你是誰啊 ?”你有什麼功德和能力去拿別人的禮物,你知道你要做多少功課磕多少大禮拜去還嗎 ? 我看你還是去閉關吧,趕快去閉關。”後來,那個仁波切身邊很近的人馬上就去閉了好幾年的關。
他言行一致,從不討價還價,當然他從沒有交易過哪怕一個字的佛法。自始至終,他拒絕向權貴低頭。以前,誰想拜他為上師,如果有緣他收,那首要條件,就是你先立即去閉關三年。等三年後出來再看,是否有什麼適合你學的。可能有的人三年後還不可以,所以仁波切不會傳他任何法的。仁波切不輕易傳法。雖然他是當今擁有各種法傳承最多的人,他絕對只會把這些法傳給他最認定的,很個別的真正法子。有些見過他的人,會說是他的傳法弟子,其實並不然。甲札仁波切自己沒有儲蓄,他只有一個鐵盒子,上面有一個口, 他每年把別人的錢供養全部放入這個盒子。然後,每年又都全部拿出來,全部放生放掉。
If you lack the wealth of contentment in your mind,
You will think that you need all kinds of useless things,
And you will end up even worse than an ordinary person,
Because you won’t manage even a single session of practice.
So set your mind on freedom from the need for anything at all.~ Chatral Rinpoche 2016年12月31日
「如果心中缺乏知足之財,將會自認需要各種無用之物,以致連一座修持都做不好,最終甚至比一般人還不如。因此,應當決意不再需要任何事物。」~甲札法王
或云:「心乏知足財,思需無用物,座修不能成,凡夫亦不如;應當決意離,事物諸需求。」 ~愚徒 Serena 恭譯於上師圓寂週年紀念日,願眾生心中皆具知足之財!
2016/9/18 下午2:30 甲札仁波切的佛母 ---- 嘎瑪啦(Kamala) ,開示、指導修行與祝福
*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有很多佛,來過人世間,當時我們也都來過,但這些佛陀解脫,成就了,我們仍然還在輪迴中。累世輪迴的我們的屍體,堆起來有如須彌山高。
* 要真正解脫,只有靠佛法。
* 勿浪費此生一分一秒,此生若浪費,不知下一世能否遇到佛法。
* 只有"人"才有具足成佛的資格和條件。
天人太快樂,不知修行。
阿修羅好爭鬥,不愛修行。
地獄眾生,極寒極熱極苦,無法修行。
餓鬼眾生,時時處在飢餓中,飢餓無法修行。
畜牲道,可怕的食物鏈,大吃小,還有愚痴的苦。
六道中,只有人可以成佛。
我們得到暇滿人身的機會,如同大海盲龜,每五百年,浮出水面遇到牛軛一般的稀有難得。
* 具足人身寶(如珍寶的人身)的條件:
1. 能遇見高僧大德
2. 相信佛法
3. 非常虔誠
4. 勤於修學
5. 有決心
以上所說,在四加行中都有提到,大家要好好詳閱,並思惟修持。
* 多閱讀佛陀傳,和以前高僧大德傳記,了解成就者如何修行?這樣子,就可增強信心。
* 當無常來時,什麼都沒有用,只能靠自己。
* 主要是:清淨心、多持蓮師心咒、六字大明咒,並行持善業。例如:幫忙弱者,將小蟲放置安全處……
* 把握“殊勝日、吉祥日”多念經、持咒、茹素。
* 要發心迴向,可使善業增長。
* 不必受太多灌頂,單一修持一尊,例如:持誦蓮師心咒、六字大明咒……,也可以成佛。
* 做大禮拜、繞佛塔,可消除身業。持咒消除語業。觀想可消除意業。
* 作自他交換:與我同樣遭受痛苦者,希望能離苦得樂,痛苦由我來承擔。
* 好好專心修一法,就會有成果。
* 任何時間、地點,有機會行善,就要做,勿浪費機緣!吃太多肉,會增長嗔恨心。抽煙者中脈會不通。
* 對上師、佛法,要生起堅定的信心,就能解脫。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別小看小功德,要順手做起,小小福德,可積聚成大功德。
* 造任何善業,都要迴向。 造任何惡業,就要立刻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