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是指準備進入佛法之流 ,轉凡心向道的先前準備工作 。為什麼要修「四共加行」也就是所謂的共前行呢?知道要修行、要修法,但是在真正的修行上,不能因為佛說要修行,就修行,或者因為上師、善知識說要修行,才修行。修行必須透過自己的思維,並且不斷的思考,最後認知到修行確實是對此生、來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由此認知,從心裡真正對佛法、對修持生起堅定的信心,如此之後,修行才有意義。透過自己的思維,知道修行重要之後實踐修持,才是正確的。共加行中,首先暇滿人身難得。今生投生為人,具備了如此的色身,不論是貧窮或是富有,不論是聰明或愚笨,只要是能得到這暇滿的人身,就是非常有福報的事情。比如說動物,獅子、大象都是力大無窮的,能用力氣去做事,但是沒有心的力量和智慧。無論今生投生的環境如何,能夠做人,就已經是很有福氣的事了。經典中說,這個色身,就如同「人身寶」一樣,是無上的寶物。但光知道這個色身是人身寶是不夠的,必須懂得使用這個人身寶,不要浪費這個得來不易的人身寶,用這個人身寶來修行,並且利益所有的眾生。絕對不可因為一點小事就放棄了這個珍貴的、具足一切的人身寶。如果今生無法用這個人身寶去做各種利他的佛行事業的話,必須不斷的發願,祈願當未來能再獲得人身寶的時候,要用它來實踐佛法、利益眾生。今生能有這樣的身體、心靈和智慧是一種福氣,所以一定不要浪費了此生,不要浪費了這人身寶。人身寶容易得到嗎?人身寶是很難得到的。由於過去曾經累積了許多福德資糧,因此今生能有如此色身,也就是人身寶。然而就算得到這樣的人身寶,也有些人遇到佛法或遇不到佛法。既然具足人身又能遇到正法,並且願意去修持正法,這可以說是真正具足了「瑕滿人身」。所以,更要利用這瑕滿難得的人身,自利利他,受持正法。札巴堅讚尊者說:得暇滿人身,非由力強得,乃是積福果。
『暇滿』 就是:不生於違緣八無暇處叫做「暇」;具足順緣十圓滿叫做『滿』。地獄、餓鬼、畜生、長壽天、邊地、邪見、無佛、瘖啞愚痴,此等是八無暇。地獄道被寒熱折磨;餓鬼道在飢渴之苦中過日子;畜生道散逸於愚痴、被役使中;無想長壽天散逸於妙欲中,或散逸於禪定中。這種不獲人身的四道眾生無暇(沒有時間)修法。
在人道中生於邊地,不知信仰佛法;認為沒有三寶、業因果,沒有過去、未來世的具邪見者,心中雜染邪見;過去佛的教法已滅、未來佛尚未降臨之間,完全沒有佛法,無修持佛法的環境,就是無佛期;所謂瘖啞愚痴是指啞巴,和心什麼都不知道的愚痴者,這是生為人卻沒有時間修法的四種情形。如是,不處在修法的違緣八無暇處,就稱為暇,就是有時間修持佛法的意思。 滿是具足修持佛法的順緣,此有五個自圓滿和五個他圓滿。
順緣由己具足的五自圓滿:
◎生為人,獲得人身得到殊勝身的圓滿。
◎五官具足,眼等五官具足,是五官功能具足的圓滿。
◎業際不顛倒,不造殺父殺母等的邪惡業,是自己的褔份圓滿。
◎生在有佛法的地方,生在佛法興盛的地方,是地處的圓滿。
◎對佛法有信心,對應生信心的佛法生起信心,是自心信心的圓滿。
順緣由他具足的五他圓滿:
◎佛降臨,現在釋迦牟尼佛降臨世間,所以是佛降臨圓滿。
◎佛說法,佛不但降臨,還依徒眾根器不同,宣講各種教法,是佛說法圓滿。
◎佛法住世,佛法到現在仍住世間猶未滅,是佛法住世的圓滿。
◎追隨佛法,佛法住世自己也進入追隨佛法,是追隨佛法的圓滿。
◎值遇具慈愛心的善知識,具有慈悲心引導他人的善知識,賜予佛法修持,是值遇對他人有慈愛心的善知識的圓滿。
順緣需在自、他具足的五自、他圓滿上都具足,如是,不在違緣的八無暇處,修法的順緣十圓滿也具足,就是所謂的殊勝十八暇滿人身,或稱有法的人身。 這種人身從因、喻、數上來說都是十分難得的,是能成辦人生利益的自性,所謂人(士夫)是具有能力的,從這人身能獲得暫時人天善道果位,也能獲得究竟解脫遍知佛陀果位。